近日,石棉县召开“瀑电”石棉库区移民后续发展规划座谈会。会上,成勘院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一行20余人与石棉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同研讨瀑布沟水电站石棉库区移民后续发展规划编制,开展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移民收入项目调查,研究库区移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题项目。(审签领导:左兴旺)
6月7日,受省发改委的委托,四川省开发区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进行了评审。石棉是雅安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县,也是汶川地震四川39个重灾县之一。根据国家同意在汶川地震灾区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政策,石棉工业园区近年来加快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磷化工、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基础,基本具备了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条件。 《规划》的评审并通过是报批设立省级开发区的重要前提,也是今后引领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会专家对石棉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对调整、充实和完善《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会议由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四川省开发区协会副秘书长陶剑锋主持,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西南财大经济学院院长刘方健、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春健、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刘资甫以及省级有关部门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审签领导:李国军)
一、乡村振兴工作思路 2019年,是鱼泉乡产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向绿色美丽富裕幸福鱼泉大步前进,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鱼泉乡立足乡情,科学谋划,坚持走好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道路。按照“云雾仙茶,绿色鱼泉”的发展定位,制定了“1234”发展战略。 二、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举措 (一)创建一个示范村。以青元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依托青元茶业、青元村老川茶基地、青元村竹笋等优势产业,走好农旅结合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道家文化、中央红军居住过的青元宫遗址和千亩珙桐林等旅游资源,让青元村在全乡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添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好青元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全村新增茶园面积600亩,其中;在七组新增老川茶园面积300亩,2019年力争达到500亩,全村茶园面积达到2900亩。新发展刺芭竹1100亩,面积达到1.3万亩。新增白芨、重楼、黄柏等中药材80亩,全村中药材面积达到410亩。 (二)提升两大主产业。依托茶、竹两大优势产业,力促茶、竹产业增产增效增收。一是打造万亩高山茶叶种植区。在青元村、干河村、鱼泉村、联合村分别规模化种植、连片发展万亩优质高山茶叶,将高山茶叶面积稳定在13000亩,重点打造青元村千亩高山有机茶示范基地和千亩高山老川茶基地。依托天全县清元茶业有限公司、天全县龙祥春绿色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茶叶加工企业和天全...
历年来,紫石乡积极致力于特色森林小镇建设,另一方面,紫石乡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紫石乡特色文化小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彰显特色,注入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特别是茶马古道文化及宗教文化,同时注重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紫石乡文化小镇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把特色文化小镇建设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打造成特色小镇的文化风景,实现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既延续了历史文化根脉、传承了民间工匠精神,又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特色文化小镇除了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之外,每个小镇还要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把特色小镇的文化做活,要大力发掘茶马古道文化,盘活地方文化资源,与紫石旅游相结合。 实施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应当依托现有的自然条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保留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并使之成为小镇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政府对于打造特色文化小镇要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文化底蕴为灵魂,建立强有力的奖励支持和财政补助,鼓励当地有能力的旅游发展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品牌,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依据产业发展确定特色小镇建设规模。
为加快推进我乡新村建设,尽快恢复灾后产业发展,确保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我乡资源继续做好优势产业规划,结合仁义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区基本情况 仁义乡位于县城北部,离县城9公里,天(天全)老(老场)路、天新公路穿境而过,与新华、城厢镇、小河乡、老场、大坪乡等乡接壤,全乡幅员面积40平方公里。西北部大岗山北段和鹅婆山南段成一道高耸的屏障,其余大部分都属丘陵地带,山岗起伏,窝岗交替,地名多以山窝、岗命名,有“十八道水”、“十八道窝”之称。全乡辖永兴、程家、石桥、岩峰、溪口、李家、大田、云顶、张家、桐林10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00多户,总人口1.1万人。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水果、西瓜等,主要畜产品有生猪、长毛兔、羊、家禽等。耕地15662亩,退耕还林8006.6亩,森林覆盖率71%,植被覆盖率达96%,是典型传统农业乡,水质量、空气质量优良,环境无工业污染源。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农业产业规划,坚持以“田园梦为统揽,文化梦为灵魂,产业梦为支撑,民生梦为根本,实现美丽仁义梦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产区,形成更加科学合...
为展示雅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中项目学校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思考与实践,检验内涵式发展项目的阶段性实施成果,市教育局举办了学校发展规划论坛。全市7所高中项目学校校长围绕办学理念更新、发展目标定位及学校运行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对学校在专家指导下基于问题改进而形成的学校三年提升规划进行了演讲展示。上海方略教育集团雅安高中项目领衔专家程红兵对各学校的规划草案分别作了具体点评,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对11月份专家组对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开展评审工作进行了安排。市教育局、市教科所相关人员,县(区)教育局局长和8所非项目学校的高中学校校长参加了论坛。
9月20日,雅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刚主持召开雅安永兴化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专题会。会上,四川省化工设计院汇报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参会单位及专家围绕方案作交流发言,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指出,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安全环保、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找准雅安永兴化工园区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优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园区化集聚发展,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健康发展的新型化工园区。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深入剖析雅安永兴化工园区的独特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合理规划产业门类,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化工产业集群。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要求,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确保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之路,增强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加快推动链式集群发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做大做强。要加强沟通对接,做好协作配合,既要提出问题又...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就形成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培育新型互联网旅游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及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旅游行业不同类型主体的创新目标谋划了蓝图,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的职责。专家认为,这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高旅游发展新效能指明了方向。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曾博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层面对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举措的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主要靠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但旅游产业兼具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对于综合性产业而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是毋庸讳言的。因此,规划对主体创新提高发展新效能的部署,篇幅适当,内容精练,体现了政府部门坚持市场思维、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规范市场的决心和思路,有利于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两只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分析,十三五时期的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时期,新形势、新阶段要求旅游业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培育新的发展能力。规划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了主体创新抓大抓小、扶强扶智的四个着力点:一是创新大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化支持;二是创新旅游业双创型小企业的政策性支持;三是创新旅游业融合运营模式的扶持;四是创新旅游业...
雅安日报讯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上获悉,《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明确了今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目标。同时,《规划》还针对我省教育发展中出现“大班额”、“入园难”等问题,提出了我省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以及保障措施。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是《规划》的第一个发展和改革重点。《规划》明确提出,要按照国家有关幼儿园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一大批独立建制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条件暂不具备独立办幼儿园的地方,可依托现有乡(镇)中小学举办附设幼儿园;因地制宜办好村级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到2015年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 ,幼儿“入园难”得到有效缓解,到2015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针对我省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现象,《规划》提出要加强城区及其周边学校建设,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根据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地域分布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校点、确定班级规模,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力争“十二五”期间所有学校班额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教育普及全面加快,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扎实推进,机会更加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