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在成都主持召开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后续发展规划研讨会。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雅安市、凉山州政府和移民部门,汉源、石棉、甘洛县政府和移民部门,国电大渡河公司,瀑电移民综合监理,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参加会议。会议就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和政策及资金保障等五个专题规划工作大纲进行了研讨。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杨兴品,市移民局局长、县委副书记余刚平,副县长贺东风、李云雷出席会议。(审签领导:徐涛)
雅安日报讯 12月25日,记者从雅安中学获悉,《雅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5)》通过雅安教育内涵式发展项目组专家的评审。 专家们认为,规划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符合雅安中学当前及以后三年的实际情况,有宏观发展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和各职能部门分工目标,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希望雅安中学落实好规划中各项发展任务,力争三年内实现创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奋斗目标。 记者 徐玉婷 张敏
2016年11月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对规划送审稿进行了研究审查,并原则通过。会议要求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印发实施,并向市委专题报告。同时市政府常务会对旅游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要强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二要加快和深化规划的贯彻落实,特别要把旅游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来推动实施。要进一步强化《雅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区域性规划、县(区)规划和景区规划的指导作用。三要推动重点景区培育,加快碧峰峡、蒙顶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积极推进雅安特色景区建设。四要把全市建设成国际大熊猫文化旅游目的地,高度重视国际熊猫城品牌打造,并加快核心区建设进度。五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全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六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等区域旅游大环线。要加强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不断扩大雅安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总结了过去几年我国新材料行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五年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重点以及重点工程。《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详见附件。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交通部门了解到,《“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在精心编制中。《规划》将准确把握“十二五”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项目前期研究,着力提升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形成滚动发展态势,为建设川西枢纽提供足够的交通项目支撑;积极争取和跟进西部大开发新10年规划、国省路网相关规划调整的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省规划,全面提速川西交通枢纽建设进程。 回顾已经过去的“十五”,雅安新建、改建公路2082公里,交通建设平均每年投资超过4亿元,五年总投资达20亿元以上,地方交通投资比“九五”期间增长2倍。二级路网建设投资4.55亿元,县级公路建设投资0.65亿元,旅游公路建设投资4.5亿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7亿元。 “‘十一五’期间,把雅安建成‘川西公路交通枢纽’”!雅安市委主要领导对雅安区位重要性的概括和展望言简意赅。这简短的十几个字,分量却是那样的凝重。 “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规划建设项目411个,总里程3778.4公里。雅安交通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瞻远瞩,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大规划、大交通的思路,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路网建设等级、扩大进出口通道通过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公路建设,并按照“安全、舒适、自然、和谐”的原则和“...
7月3日,《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川发改经济综合〔2012〕634号文获省发改委批复,汉源新设省级工业园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汉源县是汶川地震39个极重和重灾区之一,也是瀑布沟水电站的主要库区县,设立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对于瀑电库区移民发展和汉源县灾后发展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四川汉源工业园区选址在万里片区和甘溪坝片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化工、食品加工。按照省级开发区设立审批有关程序,省发改委将《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相关前期工作上报省政府审批。(审签领导:李国军)
近日,我市被纳入国家第五个城镇群规划―《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5月31日,以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张群、陈景进为负责人的项目编制调查组一行15人到我市进行调研,了解我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交通、能源等方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