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9月9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潮海一行赴宝兴县穆坪镇联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调研。吴潮海一行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市应急管理局联系帮扶村联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结对帮扶农户生产生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与宝兴县、穆坪镇、联新村相关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座谈交流后,吴潮海强调,一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强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做好返贫致贫风险动态监测,密切关注村民生产生活状况,防止村民因灾、因病、因疫情等原因返贫。二要做大做强现有项目。认真做好现已有的道路整改提升项目、中省资金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持续推进联新村生猪养殖、藤椒种植、山药种植、药材种植等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建强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增效。三要谋划好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市、县发展统筹规划,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联新村实际、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加快推进联新村振兴发展。吴潮海与宝兴县、穆坪镇、联新村相关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交流吴潮海入户走访结对帮扶农户吴潮海实地查看联新村药材种植情况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科技局结合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如四川农业大学朱庆教授牵头完成的《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2020年全国唯一获评国家科技奖的科普类成果。该成果采取图文结合形式,向养殖户科普标准化养殖。通过成果的推广普及,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有效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助力雅安养殖产业提档升级,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下一步,继续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的科技合作,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培育原始创新性科技成果,并加快优良成果就地转化应用和推广,助力雅安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5月4日,雅安市名山区在万古乡举行“首届中国至美茶园公益骑行赛”,旨在助力雅安市农村基础教育和名山区乡村旅游的提升。 当天,来自“百华协会”的140多名参赛选手依次出发,在绵绵“雅雨”中,绕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开始了总长约40公里的征途。据悉,本次骑行赛还发起了公益活动,将用于支持雅安地区乡村小学阅读助学服务,在村小建立“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专家智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5月9日,名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省、市两级人社部门,通过省专家服务中心邀请到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林超文和农业产业规划专家王鸿两位老师,深入到建山乡分水村指导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建山乡分水村为贫困村,地理条件相对落后,村里有50余亩流转土地因为找不到适合的投资项目已闲置多年。林超文老师来到现场,认真查看了地形地貌、土地结构、土壤类型后,就水土保护、土壤培肥、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王鸿老师就产业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市场导向、区域优势、发展目标等进行交流指导。此次两位专家到建山乡进行技术指导,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柔性引进专家智力,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大培养大引进”工作的举措之一。
11月7日,我市开展“成渝专家智力服务基层三雅故里行”活动。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协调下,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惠来到雅安市名山区茅河镇提供猕猴桃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活动现场,夏惠教授围绕如何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重点对猕猴桃绿色优质化种植技术、树苗管护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培训。随后,夏惠教授深入猕猴桃种植基地,采取现场答疑的形式,精准帮扶指导,帮助种植户掌握果树栽培的新技术,助力增产增效。本次活动深受群众好评,种植户普遍认为收获颇丰。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根据需求,持续组织开展智力服务基层活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名山区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社工作职能,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较好成效。一、立足民生,促进就业创业一是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成功引导22家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入驻区“双创中心”,召开创业明星报告会3场,深入乡镇举办创业培训20多期,培训800多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万元。二是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劳动力转移。去年以来,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7次,组织各类企业2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000多人次。三是针对重点人群,强化技能培训。通过“送培训下乡”、“扶贫专班”为3321名城乡劳动者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二、全力以赴,做好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扩大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每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0人以上。二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优秀技能人才激励计划,每年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电工、焊工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近500人次。三是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加强引智平台和渠道建设,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去年以来,通过专家下基层举办专...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抓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大田坝乡一直坚持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脆红李是大田坝乡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来的一条生态扶贫路子,并逐渐形成了大田坝乡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和主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