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宝兴县侨爱工程——灵关镇侨爱新村竣工仪式在灵关镇隆重举行。在仪式上,宝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唐柯同志代表宝兴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宝兴重建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随后,宝兴县向捐赠方赠送了锦旗,由广东侨心慈善基金会代表,省外侨办及市、县级领导为“侨心居”揭牌,并与村民代表合影留念。仪式结束后广东省侨心基慈善金会一行还走访考察了灵关镇中坝玖龙侨爱新村和上坝陈卓贤侨爱新...
今年来,我市乡村旅游搭乘灾后重建新村建设的快车,在迎合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同时,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发展迅速。今年国庆小长假,许多游客来到我市灾后重建的新村景区,感受雅安灾后重建变化。乡村游消费的火爆,不仅让当地农民和企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也给我市的旅游和休闲带来了新的消费形式。乡村美了 农民富了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位于县城西面半山腰,弯弯曲曲的盘山道,连接着山外的世界。村里很热闹,新村道路旁民俗客栈...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衡昌辉)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灾后重建新村,运用新型材料钢架组装的新房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规划新村共两个安置点,第一安置点共30户,第二安置点17户。目前第二安置点17户重建户已迁入新居,7月20日前所有受灾群众将全部迁入新居。主体工程完工。四川日报记者 衡昌辉 摄
炎炎盛夏,酷暑难耐。很多外地人都将避暑地选择在了雅安。7月初,德阳人杨莉再次来到雅安,在雅安的大山和乡村感受着灾后重建的成果。“雅安的灾后重建新村,将成为雅安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杨莉是德阳绵竹人,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并且也享受着灾后重建成果的她,来到雅安后,深有感触。灾后重建两年来,雅安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震后新建的聚居点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场镇桥梁、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8日,天气晴朗,走进宝兴县蜂桶寨乡换新天新村,一阵微风吹过,泥土混合青草的香味直钻鼻孔。沿河绿化景观带内,洒下的草籽长到四五厘米高,桂花树和银杏树整齐划一。看着眼前的一片碧绿,负责新村绿化的宝兴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20多天的紧张作业没有白费,有了这些绿意盎然的植物,新村更加美丽。 绿化工程完成 成效显村民赞 走进换新天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立在村头,用宝兴县特产汉白玉石打造,刻有“换新天新村”的地名...
新华网成都4月15日电(易凌 冯昌勇 刘诗蕾)一个法国传教士在19世纪首次把大熊猫介绍给世界时,也许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在他发现熊猫的地方,中国一个震后重建的村庄将以他的名字命名。从经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重灾区四川宝兴县县城往西北前行约三十公里的一个山谷里,蜂桶寨乡一个新的震后居民安置点被命名为戴维旅游新村,以纪念在此传教,并发现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的天主教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用"戴维"这个名字...
夹金山书画院的书画家们正现场为雪山新村村民书写春联夹金山书画院院长刘大刚整理书写好的春联雪山新村村民李启贤正在挂灯笼雪山新村村民田玉霞一家欣赏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雪山新村村民正在张贴春联雪山新村村民田玉霞正在客厅里挂上书画家增送的熊猫书画1月14日,距离新春佳节还有25天。但在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新村聚居点,居住于此的村民们却早已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贴上了感恩喜庆对联、挂上了大红灯笼,甚或将...
挖角乡挖角村六组(小地名:七里坝)新村共有32户91人,是汉族藏族杂居的村组,以前因交通和地理位置限制,生产生活曾一度艰难。近年来七里坝在县乡党委政府及对口支援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抓住大岗山水电站开发和“5.12”“4.20”两次灾后恢复重建重大机遇,转变发展模式,参与到工程建设和大力发展黄果柑产业。 七里坝新村在“4.20”灾后恢复重建重建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土地自调、资金自筹、过渡自主、房屋自建”的“四...
近年来,雅安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模式,争做“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典范,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呈现出“六型”特色新村。一是产业发展型。坚持“产村相融、农旅融合”理念,着力打造茶产业、果蔬产业、果药产业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不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富民增收的骨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