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近日,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喇叭河镇测试天通卫星通信系统。本次测试工作旨在通过熟悉各类应急通信装备使用流程,构建市、县应急通信平台,提升故障处置应变能力,确保队员知原理、晓用途、能使用、会维护。本次测试以保障现场指挥部和前后方信息联通为导向,通过现场组装无线通信设备,同时利用“天通卫星+无人机”,...
12月19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雅安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评审会邀请了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四川大学、市发改委、市自规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评审。市应急局副局长彭德军、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队、局机关相关科室及成都五洲智库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员参加会议。规划编制单位首先汇报了《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规划编制单位充分调研了全市各县区...
名山区应急管理局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严格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努力做好主题教育与本职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大文章”,凸显“应急特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是主题教育与防灾减灾相结合。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做细做实灾害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工作,把隐患治理明确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各层级,限时整治,...
8月24日,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电力等单位,到二郎山宾馆开展综合安全专项检查,全力排查安全隐患,保障群众住宿安全。此次检查聚焦宾馆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电器使用等关键领域。检查人员重点查看了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敷设是否规范。同时,对宾馆有限空间、休闲区护栏、餐饮区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细致核查。检查中发现部分宾馆存在应急照明损坏、线路敷设不规范,有限...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的会议精神,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强化值班值守制度,切实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事故处置上报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及时召开全局值班人员工作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值班值守工作,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时刻以准军事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值班值守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完善值班制度。重点对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和值班纪律进行明确细化,要求值班人员进一...
汉源县相关负责人带队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3年,汉源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探索完善监管机制,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破冰前行全力护航安全发展高质量运行2023年,汉源县各级各部门坚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加强雅安市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综合指挥能力,确保各县(区)能够熟练运用通信装备,有力保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8月30日至9月6日,雅安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各县(区)开展应急通信装备操作培训,各县(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保障人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通过应急通信技术专家的讲解、市应急管理局信息化保障人员现场指导、各县(区)参训人员动手操作、培训人员现场答疑的方式,使...
为切实提高我县各乡镇防灾备灾能力,夯实基层防汛基础工作,全力备战主汛期,今年8月,县应急局统一为各乡镇发放了一批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已于8月9日紧急调拨至各乡(镇)防汛一线,确保防汛一线物资供应。此次分发的防汛应急物资包括喊话器、大铁锤、雨衣、雨靴、手电筒、安全绳(救生缆索)、救生衣、应急救援包、钢钎等共计6251件(套),极大地丰富了乡镇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 为确保防汛应急物资管理人员正确使用应急物资,...
2021年8月20日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芦山县应急管理预案审议专题会。县政府办、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等24个部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副县长朱文华主持。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黄哲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雅安市应急预案优化完善工作会精神,要求各部门认真领会,切实执行。县应急管理局分别就《芦山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芦山县自然救助应急预案》《芦山县危化品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芦山县生产安全事...
为进一步加强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会救援力量拓展应急救援平台,5月23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与雅安市雨城区民生救援队签订了应急救援合作框架协议。做好大灾难面前应急救援工作,单靠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创造条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显得十分总要。雅安市雨城区民生救援队是一支专职从事人道救援、突发性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等应急救援的非盈利性社会公益组织,其大多数队员曾参与“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