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在廖场乡人民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廖场新村建设协调会。相关单位代表及政府相关人员共1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主要领导结合当前廖场新村建设形势,提出各方要积极配合协调施工,结合设计方案,落实工作,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任务。同时加强监督,认认真真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快廖场乡灾后重建进度。
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借鉴灾后重建新村规划编制经验,市住建局深入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方式,在对口联系帮扶的碧峰峡镇黄龙村,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规划编制机制,通过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的动员和组织效应,引导村民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把村民商议和同意内容作为改进乡村规划工作的着力点。 2016年1月12日,市住建局邀请碧峰峡镇黄龙村30余名村民代表,...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吟红妆,岁月如歌颂巾帼。在106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来临之际,宝兴县农业局组织全体女职工前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新村——邓池沟戴维旅游新村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后,对新农村依托天然山水风景,建设前庭后院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有了真实的体会;对新农村发展中融入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有了切实的感悟;对新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中寄托乡思乡愁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相信在宝兴人们满怀...
按照打造32个“景村一体、文村一体、产村一体”的新村聚居点,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等做法,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的工作目标,雨城区新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截止2015年3月,上里镇共和村、碧峰峡镇后盐村、多营镇五营村和晏场镇代河村4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全面推进。上里共和村、庙圷村、碧峰峡后盐村、中里龙泉村、张沟村、多营镇五营村、晏场镇代河村等7个旧村落改造已基本完成。上里镇五家村...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市稳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完成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总体方案批复。 截至5月26日,全市385个新村(社区)正式挂牌运行,村(社区)临时党组织、工作委员会、监督小组人员全部到位,建制新村(社区)工作正常运行,这标志我市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调整改革后,我市建制村数量由972个减少到554个,减幅43%,村平均人口从0.12万人提升到0.2万...
近年来,廖场乡以新村管理为切入点,按照“政府引导、居民主体、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原则,按照《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要求,着力完善自管委并有效运行,保障房屋管理、公共设施、环境容貌等工作有序开展。 切实完善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廖场乡结合实际情况,观音新村设置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3人,廖场新村设置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5人,按照《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要求,通过推荐选举,产生了新村自主管...
1月19日,由宝兴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文明办、文新广局、科知局、卫计局、司法局、科协、夹金山书画院等部门单位深入五龙乡东风新村和弥勒沟新村,开展喜迎新年感恩文艺进新村暨“金熊猫”三下乡活动。 此次三下乡活动所有文艺节目采取“群众创、群众编、群众导、群众演”的形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文艺的形式凝聚人心,用文艺诠释宝兴灾后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达了对党和社会...
紫石乡紫石关村村民委员于2018年1月15日召集紫石关新村聚居点32户住户代表在紫石关村委活动室召开会议,协商紫石关新村聚居点命名一事。因紫石关村地处茶马古道,曾是茶马古道中转驿站,为继续发掘和发扬茶马文化,经联系村党委班子成员、村委会干部及新村聚居点32户住户代表共同协商,决定命名紫石关新村聚居点为:紫驿小区。
将“雅字牌”农产品搬进旅游新村,近日,雨城区农业局组织“雅字牌”商家,将猕猴桃、雅安藏茶等特色农产品,搬进了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的公共服务中心。据悉,今年“十一”黄金周,余家新村迎来了大批游客,成为雨城区旅游新村中的一颗耀眼之星。而雨城区农业局此举,旨在搭乘旅游新村“快车道”,借助新村人气,展示推介雅安特色农产品。 图为展示中的雅安农特产品。
天全县思经乡大河新村聚居点自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第一批41户农户房屋承台建设,剩余45户房屋将庚即启动建设。大河新村聚居点为天全首批启动建设的新村聚居点项目,依照“产村相融”的建设理念,规划占地65亩,安置88户,将于2014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聚居点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审签领导: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