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
![]() |
![]() |
---|---|
2022-12-30 09:51 来源:雅安日报
甘玉祥正在展示南路边茶
南方有嘉木,雅安出好茶。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手植茶树开始,就开启了人工种茶的先河。
茶,成了雅安人祖祖辈辈魂牵梦绕的一片神奇树叶。蒙顶山茶是绿茶的代表,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代表,这一“绿”一“黑”,勾勒出了这方水土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古道,古茶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其中很大一部分产量都来自雅安。雅安茶在不同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
“雅安黑茶历史非常久远,地位也相当重要。从汉唐开始,雅安作为边茶驿道,连接着西南、西北地区,长此以往,这条以背夫、马帮、骆驼等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以雅茶作为一条坚实的纽带,把汉族与少数民族紧紧连在一起。”从事多年茶文化研究的学者李红兵说,在这条运输茶叶的路上,还逐步出现了黑茶,并于宋代形成了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李红兵介绍,黑茶是在绿茶基础上产生的,从宋代开始兴起。在运送茶叶的途中,茶叶被反复淋湿又晒干后形成了发酵,这也正是南路边茶的独特之处。作为边销茶的川西黑茶,主要分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而产量占比高达90%左右的南路边茶主产区也在雅安。
“雅安黑茶对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习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李红兵说。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感悟,同时也铸就了雅安制茶人与茶的独特情缘。南路边茶通过茶马古道背运出四川,并在此期间形成了独有习俗。
茶马古道,用来运送四川出产的黑茶,其中就包括了雅安出产的南路边茶。始于唐代的茶马交易发展到宋代,还专门设置了茶马司,管理茶马古道上的交易。当时,为了将雅安运到康定的黑茶运送到目的地,还延伸出了用牛皮包装茶叶的方法,也因如此,“缝包业”由此产生。加上经过发酵而成的黑茶都需紧压成
如今,生活在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人们,都有着喝酥油茶及黑茶的习惯。这些都是黑茶发展至今保留的历史印记。随着时代发展,有些独特风俗已不可追寻,但茶马古道和茶马司至今还保留着遗迹。其中,在雅安名山区留存下来的“茶马司”,就是唯一保留下来的茶马司遗址。
如今,在雅安西康大桥出口处,有一组“茶马古道雕塑群”,这些背着茶包的背夫、扛着茶包的马队等形象,皆展现了古道悠悠的历史底蕴,更
古法,古韵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时又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这些砖茶工艺独特,工序考究,从采摘、杀青、蒸揉、渥堆发酵、拼配关堆到设架筑包等要经过30余道工序,具有重发酵、后发酵、多次发酵、非酶促发酵、转色发酵等显著特点。南路边茶汤色褐红明亮,滋味醇和悠长。
作为南路边茶非遗传承代表性人物,甘玉祥自幼学习边茶制作技艺,秉承了父辈对边茶业的深厚感情,于1992年成立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开始延续家族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出于对南路边茶的热爱和执着,甘玉祥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提出“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做”的理念,推动了南路边茶的发展。
“从国家级非遗上升到世界级非遗,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南路边茶、了解南路边茶,这对边茶的传播和传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甘玉祥说,他从中感受到了国家传统文化产业非常了不起,而这也是一代代传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甘玉祥表示,南路边茶制作工艺总结起来有一大核心、两大要素、三个阶段、四大关键、五大工艺、十大工序及若干程序等。
“发酵是南路边茶制作的核心,如何保证合适的湿度、温度和发酵时间是关键。”甘玉祥说,鲜茶和工艺是两大要素,经过采茶、鲜茶制作、分选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承南路边茶的制作技艺过程中,祖先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改变传统方法。“以前是在地面上渥堆发酵,地面渥堆发酵不科学、不卫生,后来采用滚筒发酵,这样不仅解决了卫生问题,同时质量更稳定,品质也更有保障。”甘玉祥说,创新要保留传统工艺而改变传统方法,这既科学地改进了制茶方法,也使制茶工艺得到了更好传承。
甘玉祥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创新不止于此。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与现代化科技有机结合,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将五大工艺完整地复制到流水线上,公司的南路边茶产品也由边销茶康砖、金尖逐渐增加到了50余个品种。
“茶是国饮,汉字是国粹,《论语》乃是国魂,我在茶包上书写《论语》,就是要把三者结合起来,让人们在喝茶的同时,能够汲取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甘玉祥说,这样
怎样分辨南路边茶?甘玉祥总结出一看、二闻、三泡、四品的方法。“要闻到茶香,泡出来的茶汤红里透亮,才算是好茶。”甘玉祥说。
对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把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甘玉祥表示,要努力做好“外和内”,对外是继续做好宣传,扩大藏茶的影响力,让更多世界各地的人知道藏茶;对内则是练好内功,认真做好工艺,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让更多人爱上藏茶。
古往,今来
千百年来,茶的饮用与分享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都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民族精神。
“这是雅茶发展的又一契机,‘一黑一绿’‘单品突破’也是雅茶集团成立以来坚持的核心理念,在黑茶发展板块,集团聘请四川省制茶大师王荣平作为生产技术总监,严格把控藏茶生产,确保雅茶产品质量。”对于“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未来要如何打好非遗这张牌?古劲表示,下一步,雅茶集团计划成立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以传播南路边茶非
同时,在该集团产品体系设计中,将国雅系列打造为国际非遗茶特供产品,限量生产,让王荣平亲入车间,真正做到大师茶、手工茶、非遗茶,并策划系列宣传活动,提升“雅茶”品牌附加值,推动雅茶产业发展和转
同样,从事三十余年南路边茶生产的雅安市和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伍仲斌也认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不仅将传统制作技艺加以机械化,满足市场需求,还保留了手工制作技艺。”伍仲斌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发扬南路边茶的影响力。
借助“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南路边茶制作技艺”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我市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