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孝温情 为残疾妈妈撑起一片天——记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邓天芦

2013-03-27 09:54 来源:雅安日报

  3岁孩子能做什么?答案是:躺在父母怀中享受天伦之乐!可当时的他,已开始帮残疾的母亲穿鞋子、系鞋带了。5岁时他已学会煮饭、洗衣服,割猪草喂猪了。10岁时他已开始种庄稼,为庄稼打药、施肥、除草。他虽没有享受到同龄孩子应当享受的物质生活,却收获着同龄人无法读懂的孝行无价的真正含义。他填满童年的至孝温情,让残疾妈妈的岁月阳光普照。他,就是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芦山县思延乡清江村15岁少年邓天芦。

  3岁帮妈妈穿衣梳头

  邓天芦的母亲杨晓梅,因小儿麻痹症,骨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变成四肢无法自由活动的残疾人。成年后,她经人介绍,嫁给了芦山县思延乡清江村村民邓茂国。

  在杨晓梅父母的心中,杨晓梅找个对自己好的丈夫,或许对病情好转有帮助。谁知,儿子邓天芦出生后,她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妻子吃药要钱,儿子成长需要营养,家庭开支不断增大,邓茂国不得不外出挣钱贴补家用。邓茂国外出后,儿子邓天芦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邓天芦3岁时,就担负起帮母亲穿鞋子、系鞋带和穿衣服、梳头的任务;5岁时,邓天芦学着煮饭和洗衣服,而第一次学煮饭,他用不来电饭煲,竟然把淘好的米直接倒进电盘上,好在还没插电源时,母亲杨晓梅说了句,“要把米倒在电饭煲内锅里”,邓天芦才发现,电饭煲内锅还在灶台上,他赶紧把电盘上的米倒进内锅里,却忘了把电盘上的水擦干,结果打开电源,只听“嘭”一声,他的手触电麻了半天,电饭煲也因短路烧了;7岁时,邓天芦学会种菜园、割猪草、喂猪;10岁时,邓天芦学会包括打农药、除草、施肥在内的农活……

  面对从小一路走来的日子,杨晓梅很内疚,她常叹息:邓天芦这孩子听话,没吃过好东西,没穿过好衣裳,没痛痛快快玩过一天,把所有课余时间用在照顾家庭、照顾自己上,他是家中的“天使”,吃苦最多,享受最少,却无怨言。

  邓天芦照顾母亲、从事生产劳动,却没有耽误学习,从小学到初三,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至善至孝成青少年学习楷模

  邓天芦成天忙忙碌碌,可他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有何了不起。

  说起获得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称号,邓天芦有点不好意思,他腼腆地说,作为儿子,照顾残疾母亲既是责任和义务,也是生活所迫,毕竟再困难,生活还是继续,自己只不过付出了耍的时间,但收获了许多同龄人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秧苗插进田后,什么时候开始除草,什么时候开始施肥,什么季节栽什么蔬菜,蔬菜苗栽下地后,什么时候农家肥最合适等,更让人欣喜的是,在思延乡,邓天芦至纯至爱、至善至孝的反哺之情,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家庭和孩子,邓天芦的事迹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在芦山县思延乡,邓天芦的名字很响亮,除了去年邓天芦被乡政府评为“美德少年”予以表彰奖励外,更多的是邓天芦身上散发出的正能量所致,而今,无论男女老少,都被邓天芦的孝心所感动,向邓天芦学习已成时尚。

  记者 彭加权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