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七年的除夕

2024-02-25 01:10 来源:雅安日报

   那个冬天不冷,腊月就打了春。村头垅畔的樱桃花骨朵饱胀,眼见就要爆花,春寒却至。除夕当日愈发阴冷,黄昏时分,风裹挟着雪,料峭扑面。

古城坪官道上,一顶小轿自西而来。知县徐澜轻轻抖落大氅上的雪粒,趋步前迎。仆从手中的迎客茶热气氤氲。

轿落,满面风尘的中年儒士掀帘而出。

致礼,寒暄,呈茶,然后上轿,一行人奔县衙而去。

这是嘉靖十七年除夕黄昏,出现在荥经县城西郊古城的场景。

劳烦徐大人雪冷寒天出城相迎的贵客,是明朝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

杨升庵,四川新都人,其父系位居两朝首辅的杨廷和。升庵少聪,二十四岁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皇帝朱厚照不打理朝政,喜骑射,常到处游玩。面对君王荒诞行为,杨升庵犯颜直谏,呈《丁丑封事》奏章,责朱厚照“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嬉行。朱厚照不理,依然故我。升庵愤而辞官归里。

从来张狂多夭,朱厚照三十一岁驾崩,因其无子,经张皇后及杨廷和等人商议,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授杨升庵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父亲杨廷和请辞回乡养老,杨升庵继续直言相争,后事态恶化,杨升庵约集二百余官员集体抗议,皇帝愤怒了,出动锦衣卫把带头的八人关进牢房。因状元身份庇护,杨升庵未入狱,受廷杖后,谪戍于云南永昌卫,即今天的保山。在滇南三十年,杨升庵寄情边关山水,博览群书,研习诸般文化,著述颇丰,代表作是《廿一史弹词》。其中,《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分别被《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作开篇词。

嘉靖十七年十一月,礼科给事中顾存仁上疏,请求赦免杨升庵等因议礼被贬谪戍边的大臣。世宗厌恶他,下令将他廷杖六十下,并贬其为庶民。

闻讯,杨升庵心中愈愤。适雅州知府相邀主编《雅州府志》,于是踏上归途,先是在汉源盘亘两月,收集编撰当地文献。

荥经知县徐澜,明弘治六年进士,擅诗文。杨升庵数度往返川滇途经荥经,二人相识相知,知音弥厚。杨升庵滞留汉源,徐澜多次送帖带信相催。升庵于腊月二十九启程,翻越冰雪大相岭,夜宿半山驿馆,次日傍晚到荥经。才有古城坪风雪黄昏相迎的一幕。

入得城来,杨升庵在县衙前的老树下驻足。这是一株植于北宋年间的柏树,数百年葳蕤刚直的身影令人肃然。凝望数息,状元轻声喟叹,随徐知县进了县衙后院。

后院有个雅称,名谓松竹苑,是县官们居憩之所。松、竹、梅、石俱有,轩榭穿插,倒也雅致。

今人也许会问,一个贬谪之人,地方官却如此相迎,不违规制吗?其实,中国历朝都崇文。明朝对状元的待遇格外优厚,会直接被授予六品官职,入翰林院修撰(又称庶吉士),这职位通常不用外派,而是直接在中央工作。除此以外,状元还会享受到一系列的特殊待遇,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官府都要精心款待。以此,徐澜知县接待杨升庵,合乎国家礼制。

是夜,疏影横窗,暗香浮动。暖阁炉火腾腾,年夜饭丰盛,腊猪头、笋干、砂锅鱼以及一些时鲜小菜,还有一盘云南燕窝酥,是徐澜老家新近捎来的。他乡遇故知,怎少得了酒。秋天的玉米新酿,搁了几月,刚好醇熟。三杯两盏淡下肚,滇地逸闻、蜀中趣事在酒来话往中密实传递。诗词歌赋才是最佳话题,聊着聊着,徐澜眼神会时不时瞟向旁边书案,笔墨纸砚列阵待命呢。

这般情态,杨状元见得多了,心照不宣微笑喝酒,再喝酒。

文人酒后的惯例,是茶叙。荥经高山芽细茶,云南建水紫陶茶具,此为徐知县老家的物产。梅花蘸雪,茶香弥漫。杨升庵拈须沉吟一番,踱步书案前。知县研墨,状元执笔,墨管划过,洁白的宣纸上华彩流淌。每落一笔,徐澜惊喜就增一分。

“今夕知何夕?明朝是岁朝。雪封岚气净,云护岭天遥;杨柳惊横吹,梅花起丽谯。故人新酒熟,储兴款春宵。”

就诗而言,感念时光岁月,即景状物抒情,读来畅快悦达。徐澜连连诵读,不住抚掌赞叹。细看墨色淋漓、笔法婉转,平日端庄严肃的知县大人,眉眼儿笑得几近失态。

世人皆知杨升庵诗绝文佳,却不晓他还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书法家。其书法流畅中有工稳,宁静中有跌宕,柔媚中藏劲健,结体自然而略有内敛,字字独立而气势连绵,其气息韵格不输唐宋书法家。

诗、书双绝!

望着状元公诗文墨迹,徐澜暗念,什么送帖带信,什么雪郊相迎,都值了。

嘉靖十七年除夕,一场风雪诗酒相逢,成就荥经往后数百年、也许上千年的文化记忆。对一个偏居西蜀一隅的小地方来说,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并不多。杨升庵纤毫飘过,给荥经点画出绚烂的一笔。

第二年春夏之交,朝廷檄文催杨升庵返滇,杨升庵再度莅临荥经。徐澜陪他登瓦屋山,在狮子坪,杨状元大笔一挥,题留“与造物游”擘窠榜书。知县命人镌刻在狮子坪崖壁上,供来往有人瞻望。

《荥经县志》记载“与造物游石刻、县南三十里,狮子坪山麓。为杨升庵书,每字大可四尺余……”奈何这幅石刻今已不存,县人多次寻找,均郁郁告终。

荥经地处川滇交互要道,杨升庵往返滇蜀,数度从此经过。留宿箐口古驿站,山横水绕,客心寂寂,此情默默流淌于笔端:“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凌竟磨旋蚁,屈曲阵盘蛇。官舍唯一舍,人家无十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过箐口驿》)。

相岭古道残阳和七纵渡渔舟唱晚,让状元郎感念人生暮年,前方雪峰让老人悲叹霜鬓已老。山一程,水一程,泪一行,诗一行,一番咏叹,留下了“九折刺史板,七擒孟获桥,沈黎汉郡古,严道蜀关遥。策马冰槽滑,乘撬雪泞消。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过大相岭九折板》)。

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杨升庵满腹经纶,少年春风得意,却壮志难酬,受杖刑、遭谪戍,最终客死他乡的经历,读其诗,不禁怆然。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