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
![]() |
![]() |
---|---|
2017-04-12 09:02 来源:雅安日报
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加入“添丁潮”。面对随之而来的二胎经济,部分保险公司瞄准商机,开发母婴保险类产品,为准妈妈和婴幼儿提供家庭保障。无论是母婴类保险,还是少儿成长类保险,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高龄产妇 偏爱母婴类保险
“毕竟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再生一个风险肯定高,所以我提前了解过,准备买一份针对孕妇的健康保险。”市民张雪(化名)今年已经快40岁了,家里的大儿子已经读初中,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她在国家二胎政策落地之后怀孕。由于张雪年龄已经超过35岁,在医学范畴已经属于高龄产妇,所以从怀孕以来,她一直担心宝宝和自己的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张雪除了按照医生的嘱咐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休息和运动结合以外,她还想为自己买一份保险,如果有什么意外,至少有一份保障。
在网上浏览了几家保险公司的网页后,张雪看中了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二胎安”的保险。根据产品介绍,该保险保额分为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不等,保费也只需要相应给付123元、234元和345元,孕妈妈可根据经济情况适当选择。
通过广泛浏览和咨询保险公司,张雪发现,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母婴保险类产品不算很丰富,但是大多都有几个共同点,即以一次性投保为主,保险保障对象大多把胎儿囊括进去。
比如,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母婴类保险,涵盖了怀孕期女性高发的羊水栓塞、胎盘早期脱离、恶性葡萄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也加入了新生儿易患的胎儿唇腭裂、脊柱裂或颅裂、先天性脑积水等8类病症。
“两三百元的保费并不算多,主要是求心里踏实。”张雪说,她身边有的二胎妈妈得知她想要购买母婴类保险产品,都很感兴趣,希望通过保单增加一些怀孕期间的安全感。
不过由于母婴保险的特殊性,大部分此类产品都规定了投保期限。不少保险公司要求是怀孕12周以后至28周以前才能参与投保。此外,保险生效的日期也可以根据孕妈妈的实际情况自动顺延,不用担心会出现“保险空窗期”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保险公司规定,原则上不再受理怀孕28周以下的孕妇参保医疗险、重大疾病险和意外伤害险,只受理不包含怀孕引起的保险事故责任的普通寿险,且在投保前需要提供身体检查的证明。此外,有的保险品种有一定的生效观察期,该类保险合同要在投保后三个月甚至半年才生效,这样一来孩子生下来才可能进入合同保险期,等于是不能再覆盖怀孕期间的意外和疾病了。
新手父母 看重健康+意外险
学龄前幼儿群体,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入,加上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发生意外事件的频率也较高。所以在为自家孩子选择保险种类时,不少父母比较倾向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结合的险种,而作为销售方,保险公司也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开发了种类繁多的综合性保险。
“有的朋友介绍的产品分红十分可观,有的亲戚推荐的产品比医保报销比例高,我目前还在了解中。”近日,市民王女士家里新添了一位宝宝,她身边不少从事保险销售的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介绍保险产品,各种类型的保险宣传资料,让王女士挑花了眼。
比如王女士手里的一款分红型保险宣传单上介绍,凡出生满28天至1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作为被保险人,投保人需要连续五年或十年缴纳一定的保费,就可以享受到成长保险、
养老保险、身故保险、意外伤害等保险种类,虽然每年缴纳的费用不少,但是享受七种分红种类,保费交得高,享受的回报也更丰厚。
而另一款少儿全能险宣传,也为家长们列出了教育关爱金、学业有成金、成家立业金、成长关爱金、重大疾病保险和特别关爱金等多重福利的保险内容。按照保费试算,每年缴纳4万多元的保费,连续缴纳10年,就可以享受每年3000元的成长关爱金,15至24岁期间可享受每年3万元的教育关爱金,逢18、21、24周岁时还可享受每年3万元的学业有成金,30岁时可享受10万元成家立业金。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在成长过程中投入40万元,可领取共计超过50万元的回报,如果被保险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白血病等80种重大疾病,还能获得40万元的额外保障。
“这款保险的保额最高可以选择到20万元,我们建议客户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投保。”一位保险销售人员介绍,考虑到这款保险回报丰厚,且有多种价位选择,所以非常受家长欢迎,属于长期畅销的产品。
除了分红返还型保险,还有一次性报销医疗费用的保险产品也受到家长的青睐。
“虽然娃娃也买了‘新农合’,但是如果遇到突发重大疾病的时候,‘新农合’的保障有比较有限了,所以我们除了给娃娃办理了新农合,还买了商业保险。”最近,汪先生在从事保险行业的朋友介绍下给自家的孩子购买了一款重大疾病保险。
汪先生给孩子购买的重大疾病保险,是该产品种价位最低的一款,年付60多元的保费,可以为孩子提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最高10万元的理赔金。
不过,某保险公司业务人士表示,无论是家里是独生子女还是二胎家庭,家长都应该要有一定的投保意识,像健康类保险、意外伤害类保险还是教育储备类保险都属于市场的主流保险,家长在购买保险前,需要详细了解保险合同的条款细则,看清楚保障范围,不要盲目追求保额高的险种。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有的保险需要长期投资才能有稳定的收益,投保时要提前算好经济账,量力而行,否则若中途毁约,得不偿失。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卫葳
记者手记: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市力争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如何按期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各职能部门和保险公司携手努力,也离不开个人投保意识的加强。
也许在过去,不少市民对购买保险有一定的误解,有人甚至认为购买商业保险就是拿钱“打水漂”。但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各类保险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因时制宜开发诸如健康、意外伤害、教育储备、交通事故、居家养老、旅游出行等保险产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和消费能力的增强也推动了投保意识的觉醒。比如,近年来康养产业的发展,让部分老年人群体摆脱了依靠儿女的思想,欣然购买各类商业养老保险,甚至搬进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中心颐养天年;有的农户在发展养殖产业中,为了有效规避病害风险,为养殖的家禽家畜购买农业保险……为家庭成员或家庭财产购买一份保险,成为很多市民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