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范长江十年记者节

2009-11-09 09:33 来源:雅安日报

  “这是范长江先生的雕像,高2.45米,宽和厚度均为0.78米……”在第10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到内江学习,《内江日报》组织我们参观了范长江故居(纪念馆)。

  纪念馆正在抓紧修葺,范长江先生的雕像已矗立在院中。在这里,范长江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8岁那年,范长江踏上异地求学之路,从此开始了他革命奋斗的一生。

  翠竹摇曳、荷塘碧波,环绕着这座黑瓦白墙的三合院。虽然院中砖瓦石块遍地都是,但修葺已近尾声。据《内江日报》总编辑毛觉云介绍,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的范长江纪念馆,是在保持故居原貌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翻新修补建成的。纪念馆共有10间展厅,按照范长江的出生地到求学之路、西北之行、新型记者、红色报人、科技界、长江滚滚等六大主题布展。各展厅展出了记录范长江生平的详细史料,包括范长江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各个时期的照片、新闻作品以及手稿等。其中9号展厅用来收集、介绍“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的个人资料和获奖作品。

  范长江的成名之作——《中国西北角》,这是一本在中国新闻史上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书。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旅行考察,历时10个月,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及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西北六省区,历尽艰辛采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这是第一次在全国性大报上,真实地报道红军长征的行迹和西北的近况,把西北角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等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对西北民众悲惨生活给予了深切的同情。1936年8月《大公报》将范长江通讯结集成册,定名为《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一时洛阳纸贵,“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走进范长江故居,我轻轻地进去,再轻轻地离去,因为我怕惊醒了范长江先生,我怕醒来的范长江与我“交流”——你也是记者?你有什么作品?

  在范长江诞辰百年、记者节设立十年之际,我自问:十年来我做了什么?未来我又该做什么?

  第一个记者节刚过,雅安撤地设市,我们与雅安同喜共跨越,书写了无数的辉煌时刻。“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10年辛苦不寻常,辉煌的瞬间难掩岁月的无奈,中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发轫雅安,中国党内基层民主从雅安走向中国,碧峰峡旅游开发模式红透神州,夹金山大熊猫开启“大熊猫外交”,蒙顶山茶叶绿遍大江南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切有着“中国第一”的宏大篇章,有多少出自我的手?一流的新闻资源在手,为什么自己做不大也做不强?每每看到雅安的新闻出现在其他报刊时,我惭愧不已。卖豆腐的,你在哪里?快给我一块豆腐,让我一头撞死在豆腐上!

  从范长江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的良知和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文心、文眼、文胆。但愿有机会再进范长江故居,我会自豪地对他说:“我是记者,我的作品就陈列在纪念馆中!”

  也许这是梦想,有梦总比无梦好,因为有梦想就意味着有追求!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