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
![]() |
![]() |
---|---|
2010-10-13 09:14 来源:雅安日报
两个月前,距离省委、省政府下达的9月底前“完工项目和完成投资项目均达到85%”的目标,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至少还要完工109个项目,完成投资8.63亿元!
面对繁重任务,芦山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打响灾后重建“百日攻坚”大会战。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芦山灾后重建进度如何,在“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张考卷上,芦山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是否圆满完成了“双85”的任务?
有数据为证——
截至9月28日,芦山已开工项目411个,完工项目数为357个,占规划412个项目的86.65%;完成投资为28.02亿元,占规划项目投资32.57亿元的86.21%,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双85”的目标任务。
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经过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芦山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是什么力量让芦山短时间内迸发如此强大的加速度?记者走进芦山一窥究竟。
镜头一:
一个新集镇
走进芦山,变化清晰可见。
沿着S210线驶入芦山,青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芦山花灯的壁画,田园风格的小栅栏——这是芦山县统筹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打造的特色民居走廊。
安置户周元玉的新家装修得很漂亮:米白色的地板砖、素雅的落地窗帘、洁白的洗面池……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对于常住人口只有3人的小家庭来说,绰绰有余。
“地震前,我们村大部分人家居住在低矮、阴暗的土木屋中,有的已成危房;地震后,墙倒屋塌。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快就住进这么好的新家园……”周元玉晒着金灿灿的谷子,满心欢喜地说。
在周元玉家门口,放着一个白色的大“锅盖”。“这是修沼气用的!”周元玉乐呵呵地说,她打算再挖一个沼气池。现在,她家养着十几头大大小小的猪,房顶上养着各色鱼儿,丈夫在外打工,她也在城里的纺织厂上班。
“党和政府凡事都想到我们,顾及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就没有今天。”这是周元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远远望去,新建成的朝阳村,农家院落整齐地向前延伸,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镶嵌在郁郁葱葱的大山深处。
点评:灾区的群众奋发向上,面对困难毫不屈服,这是一种强大的灾区力量。一幢幢新房矗立起的是信心和力量,展示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崭新的芦山展示出在灾难中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据统计,芦山县城乡居民灾后住房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
镜头二:
一所新学校
在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小学,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蓝白相间的新教学楼里上课啦!
崭新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读书声,上体育课的孩子们互相追逐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
“以前的学校漏水,住板房时很闷热,现在就舒服了,教室不仅宽敞明亮,还有电风扇,我们学习起来更愉快了。”面对记者的镜头,孩子们争相展露笑容。
三年级甲班的学生杨秀琴告诉记者,他们的学校正在修建住宿楼和食堂,以后住得远的孩子就可以住校了,吃饭问题也解决了,而且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
“现在的学校和以往比,简直是一个飞跃!”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小学是芦山县异地选址修建的教育灾后重建项目,该校校长乐平海言谈间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
“学校原址是在龙门乡老街上,只有一幢砖混结构的4层楼房,还有8个教室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乐平海说,“现在好了,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整个学校在异地选址重建。今年9月,学校的1200余名师生都搬进了新学校学习工作。”
据了解,该校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32个教室,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等,新修的图书馆有藏书近3万册。正在修建中的学生宿舍、食堂等将于下学期投入使用,其中,学生宿舍可容纳学生320名。
在芦山,有了不少新学校,学生开始了新生活,点亮了新希望。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备的办公楼、实验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绿草如茵的运动场上,孩子们正在欢快地嬉戏……
点评:作为优先恢复重建的民生工程,芦山学校重建项目快速、高效、有序推进,新学校成为灾区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最漂亮的建筑。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为实现芦山教育从全市教育大县到教育强县转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芦山县进入国家规划灾后重建学校26所,规划总投资3.05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20个,完成投资25928.3万元。
镜头三:
一座新医院
在芦山,城里医院才有的设备,如今乡镇卫生院也有了。
在龙门乡,纳入灾后重建项目的卫生院有3个,升隆卫生院是其中之一。
走进升隆卫生院,4层楼的楼房矗立在记者眼前。
走进住院部病房,3张病床干净整洁地摆放着。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王悦凯正在给65岁的老人饶泽明看病。
“王医生是泸州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人好,服务也热情,看病有效果。”饶泽明是一个老病号了,他曾经在华西等大医院住过1个多月的医院。
他说,新修的乡镇卫生院设施完善,价格公道,医生服务态度特别好!
在院长王泽军眼中,这所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震前相比,医院不仅建筑物新了,而且采购了许多先进设备。像电子监护仪、200倍的X光机、彩色B超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设备,如今也已普遍装备上了。”
点评:最现代的莫过于医院。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芦山人民医院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个个环境优美、设备优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医疗机构诞生了。医院的落成,改善了芦山干部群众就医的条件,提高了全县医疗保健水平,成为了芦山医疗卫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芦山县卫生灾后重建可控开工率100%,竣工率达100%。
镜头四:
一个新农村
在芦山县城的后花园芦阳镇火炬村,一色的青瓦、白墙、灰檐楼房,整洁的村道上,翠竹、绿篱夹道,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一个乡村旅游型新农村正在崛起!
在特色民居打造好后,火炬村开始谋划未来,村民希望村上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漂亮新居、周边秀丽的风景、山上的林子等资源,发展旅游业,搞农家乐,增加收入。
在火炬村,“星级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一座掩映在树木中的别致农家庄园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原木栅栏内,胡桃色的木桌整齐地摆放着,几乎每一张桌子旁都有一颗大树。由于不是周末,三五人围聚在一起品茶,聊天。
这就是人们在火炬村红阳山庄享受到的惬意。
“夏天,在这里喝茶,凉快,空气又好,简直不摆了!”一名来自市区的游客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慕名而来。
“现在,火炬村一共有3家农家乐,去年,火炬村的人均年收入近4500元,比往年增长了500多元。”火炬村党支部书记赵正本告诉记者。
点评:统筹城乡谋跨越,芦山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具有芦山特色的重建发展模式。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精品小镇正在崛起!
据了解,芦山县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正在有序展开,城镇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
镜头五:
一派新景象
在芦山,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生机盎然,听到的是群众笑声不断。
在芦山县新区迎宾大道旁,“五馆一基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文化馆培训基地)主体项目工程已经完工。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工人还在抢抓进度,完成装饰工程。
芦山县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县工商综合服务大楼、县体育馆、县广播电视中心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体工程都已完工。
……
雨后的芦山愈发美丽。我们相信,建成美丽新芦山,指日可待!
点评:一排排农房拔地而起,村民高兴;一所所学校美观漂亮,书声琅琅;一个个卫生院新建落成,设施完善;一条条公路蜿蜒山间,宽阔平坦;一项项产业蓬勃兴起,富民增收……震后两年多,一个崭新的芦山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芦山市政基础设施重建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社会服务事业灾后重建项目稳步推进。
在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芦山按照“民生优先、社会事业优先、基础设施优先”的要求,走出了一段“脱胎换骨”的重生历程。
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芦山守望着感动,铭记着感谢,收获着感悟,走出了一段“强筋键骨”的发展历程。
这一切,是芦山县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四大班子的精诚团结,广大干部的努力付出,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是芦山县攻坚克难的信心来源。
“芦山县灾后重建取得的成绩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组织领导有力、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严格。”芦山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宏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各项目规范、高效推进,该县在建立健全和创新机制上下足了工夫。
411个项目开工,357个项目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8.08亿元——700多天来,芦山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抢抓灾后重建的重大历史机遇,高起点、高水平进行灾后重建,使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张考卷上,芦山交上了优秀的答卷!未来日子里,芦山将继续坚定、坚强、坚韧,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胡玉婷记者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