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年时间建成“美丽雅安”率先打造美丽四川典范 《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发布

2024-01-19 09:50 来源:雅安日报

制作图片

制作图片

本报讯  谱写美丽四川新篇章,雅安有了新动作。1月18日,雅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发布会,向社会解读《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探索实践、特色亮点,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报道、四川日报、雅安市融媒体中心等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参加发布会。

美丽雅安不只是要自然美,还要实现社会之美、人之美。《纲要》按照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设总体要求,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对雅安的重要指示,以“美丽”揽总,对全市全域未来外在美、内在美建设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谋划。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同步打造,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让美融入雅安的产业、生态、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纲要》的出台,对于雅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实现从生态大市向绿色强市转变、打造绿色发展新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两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雅安将呈现怎样的新图景?透过这份规划建设思路,一幅更加清晰的美丽雅安建设图景铺陈开来。《纲要》围绕美丽雅安建设的总体目标,将12年建设期划为3个阶段,围绕经济、生态、城乡、文化等重点领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2年、5年、5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美丽雅安建设。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30年全国绿色发展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形成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雅安经验”。2035年美丽雅安基本建成,率先打造美丽四川典范。

《纲要》从宏观上回答美丽雅安建设要达成什么目标,即做四川省美丽市(州)的建设者,建成“美丽四川先行区”,践行“美丽雅安”新目标;展现“雅安印象”新面貌,将雅安打造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区、成渝地区最美康养宜居地。

《纲要》从具体实现路径上明确,美丽雅安不仅要求外在美,看得见摸得着,如生态环境的洁净美、繁荣幸福的城乡美,老百姓可触可感;也要求内在美和制度美,如要求绿色低碳的经济美、丰富多彩的文化美,以及创新活力的制度美。

《纲要》提出构建“美丽+协调”国土空间体系,将“美丽”注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夯实“一屏、八水、多节点”生态安全基底,优化“两核两翼三带”绿色发展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引领、七心多点并进”城镇空间;遵照自然生态本有面貌,不破坏、不人为割裂自然原有的生态格局,勾勒“一脉一屏两河三廊”大美山水空间,依托雅安独特的生态之美、多彩的人文之韵,探索生态好、生活富、经济优、文化兴的发展道路,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雅安画卷。

《纲要》明确了美丽雅安建设的7项重点任务,即国土空间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特色经济体系、城乡建设体系、文化发展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等。7大任务既注重现有美的塑造和打造,也注重未来美的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7大任务均有对应的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上更侧重“美丽”和“绿色”成分,以“绿色经济”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两项指标为例,强调的是雅安经济未来十五年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雅安经济建设注入持续的美丽原动力;在五雅文化指标体系中,增加“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既明晰了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目标任务,也量化了文化美的标准。

下一步,我市将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出台责任分工方案,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纲要》落地见效,持续提升美丽雅安建设能力水平,充分绽放雅安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雅安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在雅安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石雨川  鲁妮娜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李卓瑶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