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2025-08-06 09:37 来源:云小雅

□转载自《雅安日报》

Image-200065449642

笪文怡 刘佩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深刻理解“两山”理念,对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涵,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两山”理念的理论渊源与创新价值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靠自然界生活,这一基本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性,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两山”理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局限,开辟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构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基于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转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的行为应遵循自然法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两山”理念汲取了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它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转化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将“道法自然”的处世智慧发展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践原则,将“节用爱物”的传统美德升华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现代模式。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升华。“两山”理念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两山”理念又像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各地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目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走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答卷正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新时代“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 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代表着人类持久永续发展所必须依靠的优质生态环境,是自然本身蕴含的生态价值、生态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产品,这些生态产品不仅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山银山代表着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一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物质基础。“两山” 理念认为,生态与经济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保护好绿水青山就能为金山银山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合理利用金山银山又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理念实践的关键环节。一是建立科学核算评估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标准和方法,推动GEP核算结果进规划、进考核、进政策。完善生态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立生态产品品牌体系,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二是创新价值实现路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科技支撑,研发推广生态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创新是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驱动力。一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二是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引导绿色消费。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两山”理念深入人心的思想基础。一是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知识,开设专题课程。社会联动场馆开展自然教育,筑牢青少年认知。二是开展多元生态活动。举办主题展览呈现生态现状,提升公众参与热情。三是强化生态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开专栏,新媒体发短视频等形式,宣传“两山”理念及“两山”实践典型,让生态文明成自觉行动。

深化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三是深化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

深入学习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雅安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雅安全域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雅安是全省三个全域开展省级试点的城市之一,进一步坚定了雅安践行“两山”理念和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道路的信心,也明晰了雅安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现路径。雅安围绕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价值实现保障、价值实现和生态保护补偿6大机制,扎实推进全域试点工作,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对旅游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充分绽放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雅安应持续擦亮大熊猫品牌,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全力做好“熊猫+文旅”特色旅游文章,构建“旅游+产业”全域旅游新局面,通过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扩大开放格局,推动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此外,要持续做强生态旅游,利用好王岗坪、蒙顶山等观光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生态康养旅游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两山”理念为理论核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美丽中国新画卷徐徐展开。“两山”理念为雅安提供了理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生态价值转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和生态资源“含金量”,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奔赴”,“两山”实践必将续写美丽雅安壮丽诗篇。

(作者单位系中共雅安市委党校)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