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
![]() |
![]() |
---|---|
2021-10-27 08:54 来源:雅安日报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做好事。自2001年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市民蒋素华已坚持无偿献血18年。
蒋素华坚持每年定期献血2次,累计无偿献血51次、献血量14600毫升,献血总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量的3.5倍。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银铜奖、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四川省最美献血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四川好人等多项荣誉。
忘我投入无偿献血事业
2001年,市中心血站前往芦山县各单位进行采血工作。彼时的蒋素华是芦山县原国土资源局职工。
“当时,献血法刚实施不久,单位派了几名职工到血站献血,我主动报名参加。”蒋素华回忆说,由于是第一次献血,她还有些紧张。
献血后,蒋素华特别留意身体情况,发觉并没有不适,认为自己能够坚持献血。从此,她成了血站献血常客,并一直坚持了18年。
2012年,新修订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献血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状态下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获悉这一消息后,蒋素华多次与血站联系,表示要坚持献血到60岁。
“无偿献血是奉献,更是使命和责任。”蒋素华说,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病患延续生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推动献血队伍不断壮大
2014年,退休后的蒋素华来到雨城区,与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她主动申请成为市中心血站志愿者,跟随献血车东奔西走。
2014年5月的一天,蒋素华突然接到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电话,称有一名患者急需血小板,希望她能到血站捐献血小板。蒋素华没有任何迟疑,一口答应。第二天,她早早来到市中心血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集,献出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全血。
“第一次献血的人,心里多少会有些顾虑,我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向他们宣传讲解相关事宜。”蒋素华说。
这些年,在蒋素华的感染和带动下,她的儿子、妹妹、同事、朋友等多人先后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蒋阿姨,您又来献血了啊。”2018年9月19日,当蒋素华和往常一样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时,当值的医护人员就如看到老熟人一样,热情地和她打起招呼。当日,是蒋素华60岁生日的前一天,也是她最后一次参与无偿献血。
“如果没有年龄限制,我一定会继续献血。”蒋素华说。
本报记者 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