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提质增效 服务大局勇于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7-15 09:46 来源:雅安日报

阳光照耀下,天全县润兆渔业养殖池中,鲟鱼欢快游动,这里产出的鱼子酱,产量占全球14%;50公里外,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氢氧化锂不断“走下”智能化生产线;夜幕降临,雨城区平羌渡码头华灯初上,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大渡河畔,石棉县新棉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居民向人大代表反映诉求……

青衣江在层峦叠嶂间奔腾不息,在雅安穿城而过,这座城市正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壮丽乐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时代坐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发展献智献力,聚焦民生用心用情,聚焦法治担当担责,致力构建高质量立法、高水平决定、高效能监督、高站位任免、高标准履职新格局,勇担奋进之责,在推动雅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服务大局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脉”

“将雅安大熊猫资源转换为景区的文创产品、研学课程、旅游商品还不多,缺乏有吸引力、独特性、叫得响的‘本土元素’……”近日,按照市委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筹备办、市委目标绩效办、市发展改革委组成2个督查组,对8个县(区)和2个市级部门开展“一地”建设及筹备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督查考核,考核报告提交给了市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工作领导小组。

围绕“雅致、精彩、简约、安全”的办会目标,雅安正加快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重点项目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形成全面加力之势。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文旅兴市”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一地”项目推进、文旅重大项目建设、文旅大会筹备等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开展视察调研、专题询问,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雅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发力,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谋划“市之大事”有机结合,围绕深入实施“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发展战略,找准服务中心大局与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结合点。

从专题调研中问诊“需求最前线”,聚焦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深入项目现场、生产一线,为助推省委赋予雅安的重大历史使命起步加速建言献策;围绕川藏铁路建设,联合甘孜州人大开展集中视察,为推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聚能合力。

从依法监督中把脉发展难题,聚焦绿色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建设、乡村振兴、大数据产业发展、铜铝循环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等情况,在田间地头找问题、在群众之中听意见,听取和审议相关工作报告,为拓展雅安发展新路径出智出力。

数据可见一斑。仅在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市委提出的重点课题,形成“强化‘一区一地’支撑”等高质量调研报告30余篇、提出对策建议300余条,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人民至上

促民生改善为幸福“加码”

前段时间,《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陆续发布,“生育二孩补助1万元三孩2万元”的消息,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

政策实施的背后,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接续发力。

今年1月,雅安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通过了全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5件民生实事项目;3月,《关于出台二孩、三孩配套支持政策措施的建议》等9件代表建议,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督办建议。

为推动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市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选定、实施过程监督等环节,健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视察、调研、检查、督查”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对发现的问题或建议,转交项目责任单位,督促整改落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养老、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保障等精准发力、连年推动、一盯到底,用心用情推动民生问题优先解决、民生项目加快实施、惠民政策全面兑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多沉甸甸的收获就在身边。五年来,市县乡三级票决项目1152个,涉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民生领域,总投资近50亿元,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福祉问题,被群众赞誉为“新时代的赤脚医生”的车载流动医院等5个项目获评全省“优秀案例”,雅安率先提出建议、率先开展试点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

法治引领

良法善治共筑发展基石

7月9日,“6+1”区域协同成员单位培训暨工作交流会在雅安召开。

去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携手乐山、眉山、甘孜、阿坝、凉山等市(州)人大常委会和四川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市级层面探索建立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6+1”区域协同机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充分肯定。工作开展以来,各成员单位共同完成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5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持续深化地方立法、经济发展、流域治理、文化保护等区域协同,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立法“直通车”辐射带动面。

从2021年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后,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联系点规范建设、高效运行、创新发展。建好用活23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原汁原味”反馈23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642条,被吸收采纳46条,全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立法是法治的“最先一公里”。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秉持“小切口、有特色、可操作、真管用”的立法理念,创制性制定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若干规定等8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坚持“急用先立”,开展小快灵立法,在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立法中探索的项目专班“攻关立法”经验,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文刊发,全省推广,“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雅安立法之路越走越宽。

汇聚智慧

代表“好声音”变成发展“最强音”

走进雨城区多营镇多营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房间正中的“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多营镇居民彭向莲扫了扫桌上“码上见代表”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将辖区各级代表链接到线上,并与“雨城人大”微信公众号实现互联互通,群众可扫码实现与人大代表的一对一交流,在通过“键对键”实现“面对面”的过程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维码很方便,我们通过手机就能向代表反映问题,也能快速收到办理答复。”彭向莲通过“码上见代表”平台,反映了多营镇上坝村八组天然气气压不足等问题,雨城区人大代表朱军接到问题后,迅速联系她,会同其他人大代表现场了解情况,向镇人大提交了代表建议,在多营镇政府和燃气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上坝村八组天然气得以正常使用。

为推动全市6000余名各级代表进“家”入“站”精准履职,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代表“家站”提档升级、规范运行,升级打造代表家站438个,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创建“代表直通车”“码上见代表”等载体,更好畅通民意、汇聚民智。

不仅如此,我市创新“家站+”模式,将代表家站建在群众家门口、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园区中,让各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作用在基层充分发挥。   

如何让“代表之声”更加“掷地有声”?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双评价”、重点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促进建议质量、办理实效双提升,得到全国人大“点赞”,凝聚着代表智慧心血、承载着群众期盼的建议,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硬核举措。

今年5月,“318·川藏线零公里自驾游大本营2024第二届·517摩友节”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摩友欢聚一堂,在318·川藏线零公里自驾游大本营“打卡”。

318·川藏线零公里自驾游大本营的建设发展,是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重点建议“回头看”的缩影。2022年1月,市人大代表王惠挺等11名代表提交了《关于在金鸡关打造G318“最美风景线”中国川藏游网红始发站的建议》后,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有力有序推动项目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多次组织代表前往现场调研,持续跟踪督办,推动建议从“纸面”落实到“地面”。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锚定“四个机关”建设目标定位,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铸忠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践初心、在推动现代化雅安建设上勇担当、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上强作为、在厚植为民情怀上作表率,推动雅安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本报记者  张婧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