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步履铿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雨城壮丽篇章——从雨城区两会看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5-01-16 10:36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雨城一隅

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

吾一碳纤维产业园项目一期厂房内,工人正在调试设备

十里芳菲·野玫瑰村

2024雅安雨城半程马拉松赛暨“跑遍四川”(雅安站)现场

雨城区陇西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1月12日,雨城区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岁月如梭,镌刻不凡。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雨城经济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攻坚之年。

回望这一年,雨城区坚定不移强产业,抢抓机遇攻项目;这一年,雨城城乡协同促发展,民生实事暖民心。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一次次实干兴业的场景振奋人心,一场场栉风沐雨的攻坚值得铭记,一幕幕奋楫争先的担当令人感动,那些闪耀在岁月里的不凡瞬间,让青衣江畔的雨城熠熠生辉,共同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雨城的壮丽篇章。

交答卷  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这一年,雨城区迎难而上,承压奋进,聚势蓄力,农业基础持续巩固。全面完成市下粮食产量目标任务,巨星优质生猪项目二期、三期建成投用,出栏生猪20.5万头、仔猪30万头。云台山藏茶现代农业园区、陇西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分别创成省级五星、三星园区。获评2024年度茶业重点县域、四川省“三茶”统筹发展先进县、全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典型地区。

积极携手国际火锅产业联盟、四川茶叶行业协会拓展藏茶汉饮新版图,“吃火锅喝藏茶”成为川渝地区健康新风尚。西藏自治区低氟健康茶采购产品主要由雨城保供,“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3.38亿元,位列中国黑茶第一方阵。

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一年,雨城区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更新“4+2”优势主导产业链图谱,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二期满产达产,四川众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比亚迪、长安、奇瑞再签亿元大单,新能源车传动齿轮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家,新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个。

同时,雨城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首启区完成投资3.8亿元,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速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半导体玻璃基板等招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334”融资转化科创成果雨城模式,四川吾一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这一年,雨城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兑换补贴3355万元。通过举办“蜀里安逸”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7场,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点亮城市新消费,不断提振消费市场活力,现代服务业回暖升温。

这一年,雨城文旅经济乘势而上,参与筹办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圆满承办2024四川数字文旅发展大会,推动17个精品文旅项目相继呈现,楠水阁酒店重塑特色旅居新体验,十里芳菲·野玫瑰村成为最美童话温泉,周公山温泉再享“万年古温泉·西蜀第一汤”赞誉。

碧峰峡景区“四入口两通道”全新升级,省道104线雨城段扩宽提质,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精彩亮相,“夜游青衣江”拓展城市旅游新场景。举办“红豆古树花开”等宣传活动30余场,城市音乐宣传片《雨城在等你》宣发全球150个音乐平台。

2024年,雨城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超520万人次,实现消费收入7.57亿元,文旅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办实事  代表履职暖民心

2024年,雨城区矢志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一幅和美幸福的民生画卷正在雨城大地徐徐展开。

“以前小区道路总是坑坑洼洼的,车辆乱停乱放,改造后,变化确实大多了。”雨城区西门南路50号天力小区居民侯玉英忍不住感叹道,“现在,小区道路平顺了,环境更美了,我们在小区生活更舒心。”

自2022年起,雨城区连续3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候选项目,通过实施排水管网改造、道路绿化提升、建筑风貌改造等,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据了解,2024年,雨城区累计新改造老旧小区257个,惠及居民2万余户。群众满意的背后,离不开区人大代表们积极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在增进民生福祉中践行人大初心使命。

一年来,雨城区人大紧盯民众所思、民声所盼、民心所向,强化对人大代表票决制的6件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高效完工,召开“向人民报告——雨城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新闻发布会”,组织开展专项视察、听取专项报告,着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看病上学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年来,雨城区7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常态化入站履职、联系群众,同步开展立法意见征集、社情民意收集、普法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代表家站与立法民意收集、预算联网监督、社会领域工作深度融合。

通过“扫码见代表·云上会客厅”进一步增进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持续深化“双联系”“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七个一”等活动,常态做好“微积分”管理,累计联系走访群众8924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20个。广大代表用心用情办实事,认真履职显担当。

聚焦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雨城区人大积极听取和审议园区建设情况报告,对编制规划、壮大产业、培育主体、优化服务等方面建言献策,助推创建工作起步见效。紧扣文旅大会重点项目开展专题询问,助推重大项目如期建成、精彩呈现。

入基层  委员协商助发展

当然,2024年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雨城区政协委员深入基层,紧跟重大决策协商监督,围绕热点难点建言献策,更好服务雨城高质量发展。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为大元村今后的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一起来协商讨论。”2024年3月27日,雨城区草坝镇议事室召开“大元村产业发展和产业道路加宽”协商议事会。来自雨城区政协的工作人员、草坝镇“有事来协商”议事室成员、村民代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就大元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种植粮食、贡菜,以及配套产业道路、停车场等问题进行深入协商。

聚焦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政协搭台、委员建言、群众参与、同题共答,积极献计出力、凝聚共识,助力草坝镇大元村发展贡菜种植产业,配套产业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促进富农惠农,优化投资环境,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添助力、聚合力。

这一年,雨城区政协积极做实“有事来协商”工作。搭建6个片区委员履职服务站,实现协商平台镇(街道)全覆盖、委员参与全覆盖。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一系列小微协商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5个。持续做实“回音壁”,落实工作闭环,做到终端见效,不断提高履职成效。连续三年,雨城区政协获评全省政协“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单位。

聚焦经济建设,雨城区政协围绕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开展“做实项目和产业支撑,推动川藏铁路游客集散中心建设”专题调研,提出建议15条;围绕“发展壮大‘4+2’优势主导产业”,到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28条得到采纳;围绕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召开专题协商会议5次,《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得到市政协采用并转报市政府;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召开听企业呼声、助企业解难协商座谈会6次。

聚焦民生实事,雨城区政协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聚焦“小切口”,通过提案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倾情履职聚人心暖民心,助推惠民事项落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展未来  行稳致远谱新篇

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交织。

承载新的使命任务,雨城区将如何谋划发展蓝图,写好实践新篇?

2025年,雨城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加快推进雨城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四维突破”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争先领先的实力雨城。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站稳区域核心经济圈“新C位”。

——坚持以“四大行动”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定位,建设融圈提级提档的战略雨城。突出落实第一要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坚持以“四域深化”筑强城市综合承载能级,建设城乡宜居宜业的精致雨城。突出生活第一追求,下足“绣花”功夫,精细雕琢城市之美,让雨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坚持以“四化推进”驱动关键领域培优补短,建设后劲更足更强的活力雨城。突出改革第一动力,构建改革与创新相互塑造、服务与效能紧密耦合、保障与促进动态循环的良好格局。

——坚持以“四条底线”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石,建设环境安稳安逸的平安雨城。突出安全第一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持以“四个始终”夯实人民满意政府本底,建设遇事能闯能拼的实干雨城。

……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步履铿锵,奋进者开创。新的一年,雨城区将以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把一张张“效果图”绘制成一幅幅“实景画”,和衷共济、步履铿锵、领航逐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雨城新篇章。

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图片由雨城区融媒体中心、雨城区文广体旅局提供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