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关地处名山县东北百丈镇,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与川康接壤处。百丈关境内有百丈山、百丈水、百丈穴、千尺滩等,山水均因地势而得名。
百丈关有1380多年的建镇史,731年设县史,243年的驿站史。《郑少微百丈院记》中写道:“南山拥抢如张弓偃月,气象郁郁间古乐郊寿域也。”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令蓝玉收平云南,途经百丈关,因山高路险,军旅难行,便令兵士凿石开路,费工上万,由此百丈关口取名为“万工坡”。
百丈关以百丈镇为中心,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是平坦的川西平原,是成雅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隘口,周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年红
军曾在此地浴血奋战,百丈关战役声名远扬。
红军留下的星火代代相传,现在记者探访百丈,又将唤起多少历史记忆。
百丈关战役
1935年9月下旬,桌木碉会议后,张国焘率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近十万红军南下。南下红军指战员渡激流,穿峡谷,破碉堡,夺要隘,与蒋介石的剿共大军连续作战,并不
断取得胜利。邛崃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懋功以南的广大地区为红军所控制。红军在连续攻下宝兴、天全、芦山后,进入雅安、名山境内,逼近邛崃、蒲江、大邑,直接威
胁成都。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刘湘调遣了七个军分三路在百丈关阻击徐向前所率的南下红军。
南下两万红军主力,在百丈东南北十多里的弧形地带上与敌军展开一场浴血奋战。双方兵力悬殊,长期对峙对红军极为不利,最后红军只得撤出百丈关,转战川康山
区。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会师后,继续北上,于同年10月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会宁,结束长征。
百丈关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南下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一个转折点,证明了中央关于“南下是绝路”的英明预见,并宣告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破产。
探访百丈关
昔日百丈关的红军战场已沉淀成历史的尘埃。雄关依旧,苍山尚存,就像红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永远是记忆深刻。
伴随冬日的阳光,记者来到了百丈关,一派和谐、繁华的情景映入眼帘。场镇口,一座红军纪念塑像竖立在那里,塑像上的四个红军显示出当年百丈关战斗的气魄和英勇。
记者穿过场镇,来到一条小巷,一位老人正在屋檐下扫地。老人说:“当年国民党飞机投下三颗燃烧弹,引燃了全是木房的街道,整个百丈场成了一片火海。场内房屋全被焚毁,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百丈场一片狼籍,惨不忍睹。”
百丈镇西侧观斗山下的西河桥边,就是古代百丈关遗址。据史料记载,元代百丈关修有一座雄伟关楼,上书一副对联:“东去朝天,遥望长安八千里。西来拜佛,天府南楼第一
关。”经过战乱,关楼已不复存在。西河桥边有一座碉楼,曾是徐向前元帅住过的地方。
百丈关的“红军石”
走进一座翠林环抱的旧式农家院,略显古旧的青瓦房舍十分苍凉。老屋的主人朱立忠告诉记者,自己家曾驻扎过一个红军炊事班。朱大爷指着身边的巨大的青岗石说:“那是一块
‘红军石’。百丈关战役时,国民党派飞机炸红军,这块青岗石就是那时候从我家房后的山坡上炸下来的。”
1935年11月,朱大爷家四周的山头,是红军坚守的栖霞岗阵地,也是国民党飞机轰炸的主要目标。红军的一个炊事班驻扎在朱大爷家里。一天,天色渐黑,已听不到飞机声
的炊事班急忙生火,给饿了一天的红军指战员做饭。谁知刚点好做饭的火,就听到远处有飞机的响声。炊事班急忙熄灭火种,刚扑灭火,炸弹就飞来了,正好落在朱大爷家堂屋檐口的
山坡上,一块三四百斤重的青岗石飞过堂屋顶,落在堂屋门前的走廊上。
红军撤走了,而这块石头却在朱家生了根。弹指间,百丈关大战已过去七十年的时间,朱大爷家祖孙三代也陪着这块石头度过了七十年的岁月。
红军战壕红军墓
聂金福是名山的退休教师,说起百丈关的红军遗迹是如数家珍。聂老师带着记者寻访当年红军战斗时的战壕。
穿过茂密的树林,终于在山岗找到了一处战壕,旁边200米就是掩体。战壕宽70厘米,深约50厘米。掩体是一个大坑,大概能容纳五六人,周围都有小土坡。
在当地人称高山庙的背后,一片宽大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坟墓。山坡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一位婆婆正在清理坟墓上的丫枝和荒草。婆婆叫郑强珍,今年70岁,她告诉记
者,这里埋葬着当年百丈关战役牺牲的红军战士,当地群众称这里为“棺山”,也有人称“红军墓”。
据资料记载,当年高山庙碉堡附近驻扎了红军的一个连,为了保护百丈与新店的这条要道,红军战士们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一场血战,终因寡不敌众,全连战士全部牺牲。战斗结
束后,到处都是红军的遗体。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将红军遗体抬到一片山林中掩埋。红军撤走后,国民党部队重新占据百丈关,曾派人四处挖掘红军战士的坟墓,当地人为了保护这
一片红军遗骸的安葬地,谎称这里埋葬着国民党的军官,这些坟墓才得以保存至今。
现在高山庙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准进墓地放牛、取土。住高山庙周围的老百姓,每年都要拜祭红军的英灵,这一习惯也成为百丈关地方的民间习俗。
现在的百丈关战役纪念馆位于国际茶文化圣山蒙顶山,当年红军在百丈关留下的石刻标语都迁址蒙顶山上。2006年9月2日,“长征路上送欢笑,革命圣地万里行”慰问演出
活动走进雅安。姜昆和刘兰芳等艺术家参观了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并将代表红军精神的火炬传递到了当地少先队员手中,象征着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1995年百丈镇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近几年来,百丈镇先后引进永晟化工集团公司、绿川茶厂、重质碳酸钙厂等重点企业。
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百丈湖,湖畔兴建了百丈湖度假村,度假村典雅恢宏,气势雄浑,被誉为“川藏线上第一村”。实习记者汪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