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
![]() |
![]() |
---|---|
2018-12-07 08:42 来源:雅安日报
芦山县水务局及相关部门对砂石场开展联合执法
名山区红光水库
清除河岸围垦种植作物
青衣江流域中心城区段
陇西河流域雨城区上里段河堤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项工作中,河长制、湖长制,无疑成为关注度和点击率最高的具体关键词。
去年,在降水充沛、河流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达99条,有全省十大河流中的大渡河、青衣江流经的雅安,一场关于全面落实河长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完善水治理的战役,全面打响。
今年11月,我市正式印发《关于全面落实湖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实行市总河长负责制,并把湖长制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为我市进一步全面推行和落实河湖长制指明方向。
从全面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将所有河流、灌溉水库、重要渠(塘、堰)和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纳入河湖长制范围,到将湖长制与河长制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统一督查、统一考核,拥有良好生态优势的雅安,全力而为。
以此为中心。如今,河道砂石资源专项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以及落实河湖长制等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成效不断。
管理再规范
河道砂石管理利用更有序
河道砂石是我市城镇化建设所需砂石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何才能既满足砂石日益增长需求,又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并有力助推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
10月16日,市砂石资源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水务局成立。作为办公室成员,并在市水务局长期负责河道砂石治理工作的黄忠胜说,全市水务系统立足河道采砂管理本职,在河道砂石专项整治中已取得诸多成效。
以三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黄忠胜打开话匣子。
今年5月25日,芦山县水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太平镇钟灵村钟灵大桥上游河道有人开采砂石。经调查,该镇祥和村村民杨某,将所采砂石堆放于钟灵村聚居点对面一处废弃煤厂后,用于入户路建设。
芦山县大川镇三江村桦漆林堆砂场的砂石,是大川镇政府批复给该县熊猫水上乐园的自用砂,批复用砂总量为500立方米。6月22日,芦山县水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因使用方所需砂石为筛选后的精料,作为堆砂场负责人的胡某为腾出场地,擅自将筛出来的荒石卖与他人。
第三起典型案例源于群众举报。
事情发生在芦山县大川镇与邛崃市交界处。接到举报后,芦山县水务局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发现,成都市邛崃宝源电力有限公司在宝珠山电站开展库区清淤时,有工程机械进入芦山县境内清淤。经调查,该公司是因不清楚芦山县和邛崃市地界范围造成越界,并在越界后未在芦山县水务局办理相关清淤手续。
负责案件处置的芦山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李年彪说,这三起案件事由各不相同,但都违反了《四川省河道砂石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中“不得在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情况下进行河道采砂”的相关规定。最终,上述三起案件当事人均受到相应处罚。
市水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水务系统今年已组织开展330余次水行政执法巡查,并先后开展39次河道砂石专项整治行动;总计立案23起,收缴罚款68.9132万元,并以偷盗国有资产罪刑拘7人。
这只是缩影。
诸多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继续以坚持绿色发展、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和标本兼治等原则为基础,严格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规范和落实;也离不开全市水务系统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河道砂石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巡查监管及执法力度,以及进一步规范河道砂石场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制定河道砂石开采加工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河道砂石开采和加工;采用工厂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对河道采砂进行规范化管理……“目标只有一个,在今年底前实现我市砂石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实现生产加工有序化、规模化,有效助力我市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范围更清晰
河湖岸线管理保护再强化
《雅安市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划定方案》)是我市在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根据《雅安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而来。
“范围广、力度大、要求高”,是黄忠胜对该项工作的直观感受。
按《划定方案》中明确的实施范围,此次湖岸线管理范围划定,不仅涉及市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开发利用程度高、流经重要城镇的河流,更包括常年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以及其他需明确管理范围的河湖。
何国庆是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测量组负责人。按市总河长办、市水务局统筹安排部署,他于11月14日正式启动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测量工作。
11月23日,何国庆与同事在陇西河雨城区北郊镇段,进行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数据测量。
工作量不小。按工作任务分配,当日测量点共3个,分别位于陇西河三分厂段、陇西河红珠宾馆段、陇西河高速公路桥段;需测量断面8个,每个断面长度从300米至500米不等。
蜿蜒流淌的河道、高低不同的落差,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困难。即便有GPS定位及先进全站仪等科技手段、设备的支持,何国庆及工作人员依然免不了一次次在河道和岸边来回奔波、上上下下。
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一口早已凉透的白开水。
至下午4时许,按照相关文件明确的严格标准,陇西河城市规划区范围约6公里的岸线测量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何国庆说,包括地形图、断面图绘制,以及相关部门对数据的转化、最终范围的划定等工作,必须确保在今年12月20日前全部完成。
如此“大动干戈”,目的何在?
长期从事河湖岸线管理工作的黄忠胜深有体会:“过去河湖岸线划定主要存在边界不明确、较模糊等短板,有些地方以堤防为界,有些地方以邻近河湖边的农田为界,给河湖有效管理带来不少难题。”
“此次划定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黄忠胜表示,至2020年底前,我市将基本完成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以及常年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为抓好水生态保护修复,切实提高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也为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同步开展的,还有旨在让河湖面貌明显改善的“清四乱”专项行动。
市水务局信息显示,按照全面摸清和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的要求,截至目前,我市共排查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存在的“四乱”问题53处。其中,已销号46处,正在整治中的7处。
成效更突出
河湖长制落实再接再厉
从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到2018年将湖长制纳入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我市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已2个年头。
一组数据,展现我市的真抓实干——全面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体系,1745名河(湖)长全部到位,将240条河流、41座灌溉水库、43处重要渠(堰、塘)、15处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全面纳入河湖长制范围。
一件事,是我市以探索实践提升实效的例子。
11月22日,名山区解放乡高岗村。吃过早饭,村民恒本富一家开始分装生活垃圾,剩饭剩菜准备喂猪,玉米壳、果皮等垃圾装在一起,准备倒入化粪池腐化后回田,塑料袋等垃圾则集中装在袋中,等待清运车拉走……
流经该村的两河水,河水清澈流淌,看不见垃圾在河中漂浮,在岸边停留,闻不到一丝异味。在高岗村加强垃圾处理治理,从源头减少垃圾入河前,是另一番模样:河道里随处可见漂浮的垃圾,河岸边被各色垃圾装扮得“五颜六色”。
高岗村采用打掉垃圾池、解决推行难题、建立长效机制三步走的方式,在全村逐步建立起清运成本低、村民自觉参与,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面源污染大问题的新模式。
其中,在环境综合治理中,该村将门前“五包”和道路、河流、沟渠、林田等治理责任落实到户;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和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卫生治理;开展“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一年一评,持续激发村民获得感。
如今,这个被省委点赞的“高岗村模式”,已随我市印发的《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总结推广,成为有效推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的好经验。
“为了让河道更清澈,我乡今年8月还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试点。”解放乡党委书记吴比说,高岗村人的母亲河肯定会更加洁净、清澈、透亮。
放眼全市,诸多亮点跃然呈现。
——加强河长制立法。《雅安市村级河长制条例》,经第四届市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全省首部涉及村级河长制的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衣江流域(雅安段)水环境保护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将按程序审定后印发实施。
——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对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环境监测评价情况、市本级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评价情况,在我市门户网站以“雅安市地表水环境状况报告”为题逐月公开。
更多喜人成效将为生态雅安发展所用,为150多万雅安人所享。
2018年1至10月,我市纳入国家、省考核的3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优良水体达标率100%;7至10月,14条市管及以上河流,2座中型灌溉水库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3类及以上优良水体标准……
“围绕水资源保护、河湖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六个方面,立足我市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这个中心,更多将河湖长制工作落到实处的行动,正在路上。”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采写市水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