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森林有害生物 积极预防病虫害——双色枯叶蛾

2018-05-30 05:05 来源:雅安日报

双色枯叶蛾,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各竹产区,以幼虫取食竹叶为害。虫口密度高时,能将竹叶吃光,严重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致竹材干脆,影响次年竹林出笋数量和新竹质量;严重危害时,可造成竹子枯死。

双色枯叶蛾初孵幼虫体长5.0~5.8毫米,体呈黑色,各节有棕黄或黄白色斑。前胸毛束黑色,前、中胸及第8腹节背面毛束白色。老熟幼虫体长70~90毫米,头壳宽6.5~7.5毫米,体呈黄色。前胸气门前方和前下方各有1个突出的毛瘤。长有黑色毛束,毛端黄白色。前胸后方、中胸前方两侧及第8腹节的第3小节背中各生1束棕色毛。幼虫各体节明显分为4~6小节。成虫中,雌虫体长24~26毫米,雄虫体长23~25毫米。体翅灰黄色,复眼呈黑色,前翅前缘色较深,在中室近中线处有1个黄色斑,上方有1个黄白色小斑,从外线起至内线有一灰色、锯齿状弧形向下斑纹。亚端线以外为暗紫色;后翅呈灰黄色,无斑纹。雄成虫的前翅特征同雌性。唯中室处是1个黑色斑,上方为淡黑色小斑,亚端线由6~7个小黑点或黑线条组成。

双色枯叶蛾以3~4龄若虫越冬。越冬若虫在晴天中午可少量取食,3月中旬恢复活动,取食量渐增,到5月中旬老熟若虫开始结茧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虫。第l代卵产于6月上旬到6月下旬,若虫6月中旬孵化取食,到9月初老熟结茧化蛹,9月中旬全部化蛹,同时9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交尾产卵,卵于9月底孵化,幼虫开始取食,10月上旬成虫终见,卵也孵化完毕,幼虫取食至11 月中旬越冬。

雨城区林业局森防站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肖科

【控制技术】

1.物理措施:双色枯叶蛾成虫均有趋光性,发现该虫有抬头的趋势时,及时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降低林间虫口密度,保持竹林维持低虫口。

2.生物措施:(1)保护天敌。双色枯叶蛾的天敌捕食性动物有多种鸟类、蜘蛛,成虫与幼虫捕食性昆虫有螳螂、猎蝽;寄生性天敌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幼虫期有姬蜂、寄蝇,还有粉质拟青霉寄生。(2)当发现双色枯叶蛾虫口上升时,可放用白僵菌粉炮,可以大量地降低虫口,基本上可以不造成竹林严重损失,下一年,虫口就会降下去。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