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著书立说为一生事业 耿俊杰谈自己

2010-07-26 09:09 来源:雅安日报

  1979年,耿俊杰出生在离雅安3000多公里以外的黑龙江省木兰县一个叫北利的小村庄。北利村北靠蒙古山,南临松花江,风景如画。

  1989年,耿俊杰随父母搬到了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呼兰区),那里是著名文学家萧红的故乡,这座城市因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而闻名。

  2000年,耿俊杰考入西南民族大学。那时的他,“是个自卑、孤独、感伤、倔强而奇思乱想”的学生。直到这时,耿俊杰还没有将自己和雅安、和雅安历史联系在一起。

  但今天的事件,在昨天不经意的抉择中已经注定。2004年,耿俊杰到雅安参加工作。在雅安,他认识了王杰,两人相互鼓舞、相互尊重。而后,“两杰”编著了填补雅安通史研究空白的《雅安史略》。

  记者:在曾经的党政网“清风雅雨”论坛上,你是一个颇引网友争论的人物,因为很多人感觉到你的孤傲;而现实生活中的你,让人感觉更内敛、也更斯文。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两面性的?

  耿俊杰:那个时候可能只是好奇心和一种逆反心理,说不清。虽然他们说我语言太犀利,太苛刻,甚至有点讨人嫌,但是我们毕竟是同龄人,交往是没有距离的,是真心的。所以,有些网上论战的朋友见了我就会说,原来你还是很可爱的嘛。

  在大学的四年,我是个自卑、孤独、感伤、倔强而奇思乱想的学生。但也就是在大学的四年里,我读了很多书,文史哲都读,那些或优美、或深刻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我。工作之余,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不甚交友。读书让我得到了很多知识,可也让我失去了交上很多好朋友的机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觉得人总是有两面性的吧,这可能是人的一种逃避或者说是无奈。人总是要成熟起来的。

  记者:虽然当时网友对你的批评很多,但也有很多人以为你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哪一阶段或什么事情让你形成这样的思想?

  耿俊杰:应该说,我的性格是我在呼兰县的那11年间形成的,思想则主要是在大学时期形成的。

  其实我并没有形成什么思想,如果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我想我就是哲学家了。我只是接受了很多哲人的思想。大学时受了弗洛伊德和尼采的影响。我认为他们道出了世界最真的本质,当然现在我的这个判断有所改变。读尼采的书时我竟然流了泪,现在回头看自己当年的行为觉得滑稽,但当时却是真感情的流露。在读尼采的同时也在读老子(的著作)和部分佛经,其他的什么书也都读,都有受益。佛经和老子可以让我放松身心,哲学的思想让我更成熟。工作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一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哲学家阿德勒,是他让我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有了科学的、深刻的认识。

  记者:你是怎么看待网络的?

  耿俊杰:我原来是很“排斥”互联网的,表现就是当别人劝我在家里接根网线的时候,我说书还读不完,哪有时间上网?

  现在的我却对网络十分依赖,因为网络节约了我的钞票,开阔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助手。这是受我爱人王杰影响的。上网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还建了一个自己的“电子图书馆”。原来每当搬家的时候,我就感到害怕,那么多的书搬不过来。现在我不怕了,无论到哪儿,只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或一个U盘,整个世界的图书似乎都被我带入行囊中了。

  记者:王杰成为改变你相对“自闭”生活的一盏明灯?

  耿俊杰:是的。自从我认识王杰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慢慢学会平衡各种社会关系。我开始从封闭的自我中逐渐走了出来。其实从朋友那里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而且是实在、实用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的话绝不是欺人之谈。

  我很庆幸认识王杰。结婚以后我们相濡以沫,互相尊重,互相鼓舞。她对我的帮助是极大的。工作再忙,家事再多,她都要给我看书的时间,她也一样。否则,我们会心慌,怕落伍了。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科学性”的东西。

  记者:你说“以著书立说为一生事业”,写作对你意味着什么?在工作与写作之间,你是如何平衡的?

  耿俊杰:我立下这个志向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我本身非常爱好写作,可以说写作就是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在对用其他方式获取成功感到绝望时的一种选择。

  我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不是为了金钱而写作。少年时是为了一种纯粹的理想而想从事写作事业,想“重估一切”。现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但却夹带了许多功利主义,即渴望成功,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的工作和我的写作是完全分开的。工作时间干工作的事,下了班和节假日就全干自己的事。当然因工作加班除外。工作时间花了人一天最好的精力,我也曾经痛苦过,但经过调整,这种痛苦不存在了。工作在谋取生存的同时,也贡献了我的才华,为社会做了贡献。

  工作以外的时间,我自己掌握,大体分为三块:陪家人、体育锻炼、读书与写作。这样一分,读书与写作的时间又少得可怜。但陪家人使我身心愉快,体育锻炼使我精力充沛,读书与写作使我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还不至于虚度。我老婆常说的一句话使我很受启发,“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人们总会看出来。”所以,她鼓励我,说我是“潜龙”。记者高晓军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技术故障,投诉建议(含本app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情况)
请联系: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