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孔雀绿螭虎蒜头形陶瓶:市博物馆里“最靓”的文物

2025-03-23 11:07 来源:云小雅

Image-200059788158

明孔雀绿螭虎蒜头形陶瓶

在市博物馆二楼的展厅里,一件通体碧翠的蒜头瓶总能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这件蒜头瓶只有17.6厘米高,却以独特的造型和绚丽的釉色成为馆藏文物中的“颜值担当”,更被誉为市博物馆里“最靓丽最优雅的文物”,这便是明孔雀绿螭虎蒜头形陶瓶。

这只蒜头瓶瓶口部分圆润光滑,颈部细长优雅,腹部圆鼓,圈足较高。

在蒜头瓶的颈部,有一只盘踞着的立体螭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在烧制时,窑火神奇地将神兽的头颈部分烧制成了酱色,整个瓶身则披着孔雀羽毛般的翠绿色釉层,釉面布满冰裂纹一般的冰花状纹理,而圈足最底部保留了陶土原本的颜色,没有上釉,露出质朴的胎体。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蒜头瓶通体的“绿色”与现在常见的绿色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古人的眼里,绿即是蓝,这种色调实际是以孔雀羽毛的色调为标准,色调偏绿,称为孔雀绿;色调偏蓝,则称为孔雀蓝。

这只蒜头瓶所使用的“孔雀绿釉”,鲜艳的颜色如同孔雀开屏时的美丽羽毛,随着光线流转忽而青翠欲滴,忽而蓝韵幽幽,恰似孔雀尾羽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奇幻光影,令人叹为观止。

早在宋代,磁州窑匠人便以铜为着色剂烧制出早期的孔雀绿釉,釉色有深、浅两种。

明代正德时期,景德镇窑工在传统堆塑工艺与低温釉技术基础上,烧制出釉色莹润的孔雀绿釉瓷器,标志着这一工艺的成熟,孔雀绿釉的烧制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所烧制出来的釉色色泽青翠鲜艳,突破了中国传统低温釉的深沉色调,以明翠艳雅的特点,成为中国绿釉瓷器当中的珍品。

市博物馆里的这只蒜头瓶是否为明代正德时期所烧制?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这只蒜头瓶颈部的螭虎堆饰和孔雀绿釉色表现,真实展现了明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是明代时期烧制技术创新的重要实证之一。

市融媒体中心 李祖珂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主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监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设计开发:市政府办电子政务科(0835-22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