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
2、方针、政策;
2、调查保护区内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组织或协助开展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工作;
4、开展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的宣传教育;
5、查处发生在蜂桶寨保护区内的各类行政案件;
6、组织开展生态旅游、观光等活动。
(二)2015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年来,蜂桶寨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宝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决战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双攻坚”,狠抓区内天然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推进保护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1、全力推进保护区灾后恢复重建。今年是“4·20”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为完成灾后重建双“90%”工作任务,管理局加强对灾后科学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科学重建总体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强对项目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重建项目财务管理制度,防范廉政风险,全年完工项目3个,完成资金支付2380万元。
2、切实加强保护管理,有效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加强区内天然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落实管护责任,招聘管护员30余名,确保了全年无火灾发生。完成28条生物多样性监测样线的年度监测。购置无人机等巡护设备,对辖区进行监测巡护。新采购90台红外相机用于定点监测。开展救护合作,及时救助病饿野生动物。全年申请到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保护区能力建设资金530万元,进行了保护区管理计划编制、巡护装备购置、野外监控点建设、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宣传片拍摄、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丰富了管理手段。
3、扎实开展保护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省林业厅标准化建设规范建设保护区基层站点、标本馆、模式植物异地保护园和多功能宣教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对各管护站配备巡护装备和办公设施。积极推动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启动了保护区“野外巡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4、科研宣教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与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对区内绿尾虹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在区内首次拍摄到了雪豹、川金丝猴的野外影像。积极推动保护区宣传教育,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引进“野性中国”等知名工作室开展绿尾虹雉等宣传片的拍摄。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通过改造提升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建设保护区网站、组织拍摄宣传片、举办保护培训、发放宣传资料、驻村帮扶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等多种方式,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5、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入落实主要负责人“三不直接分管”。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开展反面典型教育。认真查找灾后重建、政府采购环节的廉政风险点,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全方位防范廉政风险。
6、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市专题教育联络小组的悉心指导下,管理局认真制定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管理局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认真抓好动员部署、党课报告和专题学习等各项工作,按节点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力有序推进。
二、部门概况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一级预算单位,无下属二级预算单位。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四川蜂桶寨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收入决算总额为1417.52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47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65.52万元,其他收入580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188.22万元,主要原因上年结转资金增加、天保工程管护费及社会保险补助调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
2015年四川蜂桶寨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支出决算总额为1417.52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00.03万元,农林水支出343.9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6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29.4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188.22万元,主要原因天保工程管护费及社会保险调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管理局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保护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管理局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管理局机构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5万元。主要用于:管理局退休人员支出。
(二)节能环保支出200.03万元。主要用于:国有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补助支出。
(三)农林水支出343.91万元。主要用于:管理局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
(四)住房保障支出9.69万元。主要用于:管理局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5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14年决算数持平。
(二)公务接待费
2015年公务接待费1.43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下降57.95%,主要原因是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相关要求,开展厉行节约活动,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
2015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其中:国内公务接待15批次,123人,共计支出1.43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检查、业务指导、工作调研支出0.57万元,林业局、保护区兄弟单位业务交流、合作洽谈支出0.16,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科研项目合作、公共宣传教育项目等支出0.49万元,驻村帮扶联席会议、工作检查支出0.21万元。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26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增长1.88%,主要原因是灾后重建全面开工工作量增加,车辆运行维护费用增加。
2015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3.26万元,用于保障执行公务活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灾后重建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六、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有车辆3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4辆。
附表1.收支决算总表
附表1-1.收入总表
附表1-2.支出总表
附表2.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附表2-1.人员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2.日常公用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2-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财政拨款决算明细表
附表3.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