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他们把力量凝聚在一起——我市统一战线全力以赴参与抗震救灾纪实

来源:
2013-06-20 10:51
浏览:
收藏 打印

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崔保华在芦山县宝盛乡察看灾情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芦山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我市伤亡严重,损失巨大。

  那一刻,在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亲切关怀下,市委统战部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号令,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战斗部署,组织动员全市统战系统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那一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族宗教界人士,发挥一切优势,汇聚一切力量,快速主动作为,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奋力拼搏。

  那一刻,各县(区)委统战部在一线,全力以赴参与抢险救人、转送伤员、安置群众;第一时间深入非公企业和宗教场所察看灾情、抢险救援。

  中央、省委统战部

  亲切关怀暖人心

  地震发生后,中央统战部情牵灾区,第一时间紧急拨付抗震救灾专项工作经费200万元,让灾区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基层统战干部感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关怀;迅速组织动员全国统一战线各界力量为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约11亿元,天津、甘肃、山西、吉林长春、山东临沂……各地统战部门主动联系雅安市、县(区)统战部门,不远千里为灾区送来各种急需的救灾物资和资金。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省委统战部发来慰问电。同时,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省统战系统立即行动起来,全力参与抗震救灾。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崔保华,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钟家霖冒着余震危险,两度赶赴灾区,将统一战线筹集的30多车救灾物资送到芦山、天全、雨城等的重灾乡镇,并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参战人员,现场指导抗震救灾。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聂文强亲自到我市看望慰问统战干部职工,对接援建项目,指导工作。全省各兄弟市(州)统战部迅速响应省委统战部号召,积极行动,广泛动员、组织开展各种爱心捐助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1.5亿多元,成都、绵阳、德阳、南充、巴中、眉山、甘孜等地统战部还直接与雅安市委统战部联系,表达了与雅安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深情厚谊;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宗教团体,无党派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港澳台爱国人士,捐款、捐物总价值近5000万元。

  震后第10天,在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的关心关怀下,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心理援助专家志愿服务团,即开进重灾区芦山县龙门乡和芦阳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全市统战部门

  全力以赴抗天灾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全市统战系统第一时间汇聚统一战线各界力量,直面困难、勇于出击,奋力投入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市委统战部迅速成立了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岑刚任组长的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并立即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同时,作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名山区指导组的牵头单位,市委统战部认真按照指挥部安排,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岑刚等领导火速进驻名山一线指导抗震救灾,了解受灾群众安置、伤员救助和学校复课等情况,实地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学校医院受灾情况等,与名山区委、区政府共同研究解决抗震救灾工作开展中的困难问题,并就恢复重建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坚守工作岗位的机关干部职工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全力展开统一战线各级各界救灾物资的联系、协调工作。

  震后,仅15天的时间,市委统战部在人员少,有的干部职工家庭自身受灾的情况下,每天联系和“中转”各地统一战线捐赠的救灾物资10多批次,及时协调北京、上海、吉林、甘肃、贵州、河南等地统一战线的捐赠单位和个人80多个,以及在北京、昆明、武汉、成都的雅安异地商会,山西、吉林、山东统战部门,有关民主党派组织等共48批(次)320余人次,把价值约1.8亿元的200余批(次)救灾物资,安全送达灾区。

  危难时刻,各县(区)统战部长也主动领命,作为进驻受灾乡镇的工作组组长,全程参与救灾物资的发放、群众过渡安置、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芦山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张开义不顾自家房屋受损,亲人受伤,带领全县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不分昼夜,忘我的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天全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王利红白天借地方办公,晚上住帐篷,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带领统战系统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县上安排的工作任务,还多方争取到8500多万元的救灾款物支持。

  从地震发生到全市转入正常工作状态期间,我市各级统战系统干部职工连轴转,每天自觉坚持加班加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市夺取抗震救灾、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统一战线各界齐心协力克时艰

  巨大的灾难将全市统一战线各界汇聚成了一股坚实的力量,大家纷纷发挥自身优势作用,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据了解,“4·20”当天,李首成、彭学松、毛凯、钟培基、孙久国、李亚蓉等6位市级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中的厅级领导,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战斗部署,迅速投身到灾区一线抗震救灾。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非公企业和宗教团体响应号召,主动参与一线救援。涌现出了全力施展行业专业优势,迅即开展生命通道抢通、紧急输送和中转捐赠物资、维修救灾车辆等一系列工作的雅化集团、华峰物流、锦泰公司、亨通工贸、中基公司等非公企业;涌现出了率领第一支医疗救援队抵达芦山展开医疗救援工作的“博士医生”黄定强,最早在芦山县城搭灶炉熬出“慈善第一粥”的雅安市佛教协会会长智灯方丈,以及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传递慈心善举的天主教爱国会、雨城区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等。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民族宗教界、外侨台人士等,为我市灾后恢复重建积极向上汇报、向外联系资金、项目等。据统计,截至5月底,全市统一战线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含已落实和意向援建)资金共计2.4亿余万元。其中,民建中央“思源扶贫工程基金会”与市教育、卫生部门签订了1400万元的援建项目协议;民建联系新浪扬帆公益基金捐助雅安教育系统120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民盟成都市委与荥经县政府签订了190余万的援建卫生院项目协议;省委统战部意向通过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和省海外联谊会捐助重建项目资金3000万元以上。市工商联与来雅捐赠的山东临沂市工商联缔结友好关系,每年组织20至30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开展互访,搭建起雅安、临沂两地交流合作、招商引资的平台。市佛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等宗教团体,也主动通过自身渠道为灾区募集急需的物资。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还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深入灾区一线围绕抗震救灾、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了抗震救灾中有关规范志愿者行为、农村住房受灾情况及时普查核实、雅安芦山地震实施“生态”重建、产业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等60余篇(条),部分建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抗震救灾“考场”验成果

  市委统战部立足我市抗震救灾、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实际,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以“火线”作课堂、把棚户当教室、先进模范当教材,在抗震救灾“考场”中发现、考察、培养优秀党外干部。据市委统战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60多名在乡镇任职的党外科级干部,在地震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抢险救人、转移伤员和群众安置工作。目前,有450余名科级以上党外干部仍奋战在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建设一线。市委统战部还专门建立了党外干部“火线”考核机制,组织专人深入一线走访,对党外干部在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期间的政治表现、工作作风、处理紧急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管理,作为党外干部培养推荐的重要依据,对在抗震救灾一线表现突出的党外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管理,重点培养。

  此次抗震救灾,也是对我市统战系统3年来开展异地商会建设工作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雅安在外成功人士、异地商会组织、各地联络员心系家乡灾情,纷纷通过市、县(区)统战部门,以各种方式参与抗震救灾。据统计,雅安各异地商会组织通过发动会员和联络其他商会为雅安灾区捐款捐物近2600万元,联系到援建意向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在生态农业、度假养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达成意向性投资项目6个。成都雅安商会筹备组组长、成都千川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正任地震当天,就安排全厂停产,调集近百辆车,带领厂内芦山籍员工700余人,押运了近百万元的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连夜赶到芦山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成都雅安商会筹备组会员单位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尊洪震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将全力支援家乡抗震救灾,并向天全县捐赠款物600万元。昆明市雅安商会会长、云南荣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世芬在地震发生后的3日内,冒着沿途飞石、塌方两次往返于芦山、昆明,组织价值74万元的急需救灾物资送抵灾区。北京雅安企业家商会筹备组组长、中川国际建设(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可捐赠价值60多万元的原装西门子麻醉机1台,运抵当天就投入抢救伤员;北京雅安企业家商会筹备组成员企业、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1套捷成优联移动应急直播传输系统和6套捷成世纪移动应急现场编辑工作站给灾区,价值107万元,该公司还专门派出了4名专业工程师到灾区进行技术培训;北京雅安企业家商会筹备组成员企业、北京医美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冒着余震危险,将价值191万元的医疗器材和物资送到了芦山、宝兴、天全等重灾区医院。武汉市雅安商会筹备组为灾区筹集200余万元灾后重建资金。

  大灾面前显大爱。统一战线在巨大灾难来临后,主动作为,全力投入,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统一战线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为我市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雅统 记者 彭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