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式联运的含义
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作为一种整合型、效率性运输方式,多式联运具有不间断连续运输、集装箱运输、单一运费率运输和综合组织等特点。就我国实际而言,现有的多式联运分为:公铁运输、公水运输、铁水运输、公航运输、铁航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表现形式。
二、我市多式联运的基本情况
雅安作为四川西部的内陆省份,交通运输形式相对单一、运距长、交通基础设施不配套、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客观存在。据了解,全市物流企业约150家,规模以上企业不到10家,企业普遍散、小、乱、弱,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全市物流企业年产值不到10亿元,对外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多式联运组织形式在我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多式联运发展的雏形基本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川藏铁路、成昆铁路复段的修建,为西部物资大流通创造了前提。近年来,雅安已形成了2条铁路+5条高速+15条国省干线的交通骨干网络,初步构筑起雅安综合交通体系的“四梁八柱”,对外四向通道、市域1小时交通圈和主城区15分钟快速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622公里。
二是铁路运输和无水港建设为多式联运创造了条件。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和自身发展的制约,雅安的航空运输受到很大制约。据调研,雅安输出的物资中缺乏高灵敏度、高附加值产品,对于航空运输的需求不大。对于石材、大理石、农产品初级加工品和土特产物资,更多地依托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实际运作中,公路运输周期短,资金周期短,企业压力负担小;反之水路运输周期长,回收资金慢,企业负债率高。近年来,随着川藏铁路的修建,公铁运输成为可能,公铁运输将川藏民生物资和生产资料有机串联,成为雅安未来多式联运的发展方向。但从实际看,雅安输出的商品多为附加值低、价值不高的初级产品,如何有效加强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有效衔接,继续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关键。同时,雅安—宜宾无水港项目的建设为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雅安的集装箱运输实际运量有限,加之集装箱运输成本偏高,选择集装箱运输的企业不多,集装箱运量不饱和。需要在资源整合和票据费率上加以改进提升。
三、我市多式联运的问题
一是我市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多为车辆挂靠方式运营,以零散运输为主,专业化和技术水平不高,传统流通模式还居主导地位。同时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较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缺乏开展多式联运的竞争力。
二是目前公路运输成本有所降低,企业愿意选择单一的公路运输方式运输。
三是我市主要是农特产品和矿产输出,运输分散且量小,公路运输即能满足运输的需要。
四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无法支撑多式联运健康发展。据了解,全市物流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高,物流信息不对称,物流周转率低都是因为没有有效的物流信息作支撑,导致空载空返程度高,物流成本高;
五是多式联运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与省外较为成熟的多式联运系统相比,全市的多式联运系统在“联”的方面还很欠缺。其联运单证的签发也是掌握在船公司或其代理人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经营人网络,联运体系不完善,联运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对企业的联运办理缺乏指导和有效服务。
四、我市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降低空载空返,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目的,推动多式联运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议在结合雅安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有效衔接,紧抓川藏铁路建设机遇,在交通配套设施上不断完善,满足公铁联运的基本条件,促进联运更好发展;
三是利用物流信息智能技术,加强资源整合,破解票据流通中的瓶颈,推动多式联运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优化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公水、公铁联运的效率,加强对联运方的指导和服务,减少在办理过程中造成的资源和时间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