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07-02 14:1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秦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雅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第4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雅安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足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全市拥有大宗中药材品种300多个,有药用植物1200余种,占四川已知种类的27.58%,有药用动物110余种,占四川已知种类的66.3%。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开展建机制、配要素、抓项目、广招商等建圈强链工作,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抓好机制建设,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持续完善产业发展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雅安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市建设专项工作组,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链长的雅安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招商工作组,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制定印发了《雅安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组成人员名单及工作制度》《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产业链发展年度计划、招商项目册等,绘制了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图谱、雅安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分线作战图,对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大力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市发展中医药工作的共识和合力进一步形成。二是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印发《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构建中医药产业“一核引领、一体带动、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立足全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持续推动打造中药材“大品种”规模化种植和加工基地,积极构建中药材种植“两翼协同”发展格局。其中南翼主要范围包含荥经、汉源、石棉3县,荥经县抓好黄柏大品种培育,打造“荥经黄柏”品牌,扩大黄柏良种种植面积,推动黄柏加工发展;汉源县抓好川牛膝、林麝大品种培育,打造“川西最大川牛膝集散地”;石棉县抓好佛手、重楼大品种培育。北翼主要范围包含天全、芦山、宝兴3县,天全县主要围绕川牛膝、黄柏大品种培育,振兴川牛膝产业;芦山县依托产业链较完善的优势,主要围绕黄柏、马蓝大品种培育,打造中药材加工产业基地;宝兴县主要围绕黄柏、厚朴、川牛膝大品种培育,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

二、强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大“雅药”品牌

一是抓好资源保护利用,全市已建成国药基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宝兴县药用植物资源圃等5个中药种质资源圃。依托国药基地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金果榄等繁育技术研究,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国家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获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宝兴县开展宝兴山药新品种选育工作,收集整理宝兴野生山药种质资源16份,系统培育筛选出优良品系进入新品种(中药材)申报认定程序。宝兴县实施“川牛膝优良品系选育及种源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川渝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川牛膝种质质量评价体系,对宝兴川牛膝质量实施系统性评价。石棉县建成贡嘎滇重楼种质资源圃,收集种质资源11种共24亩。二是抓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市校(院)合作成功选育“宝膝1号”“宝膝2号”川牛膝新品种,共同完成《川牛膝生产技术规程》《川产道地药材种子分级 川牛膝标准》等制定。推动中药材良种认定,“川荥”川黄柏、宝兴厚朴荣获全省仅有的2个省级审定木本中药材良种,“川荥”川黄柏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川黄柏良种入选“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推荐林木良种目录。三是抓好繁育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四川)基地雅安主基地、荥经县“川荥”川黄柏良种繁育基地、汉源县源祖皇川牛膝当归繁育基地等繁育基地9个,面积1200余亩。建立林下药材育种育苗组培厂1个,培育毛慈菇、冰球子组培苗1.2亿株。其中,荥经县川黄柏苗2024年累计繁育400万余株,远销川渝各市,产值1600余万。四是推动健全产销体系,摸底全市5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情况并将相关信息与雅安市中医药相关企业共享,促进产销对接。鼓励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建设的“定制药园”,依托雅安迅康药业有限公司、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芦山益明药业有限公司、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等建设马蓝、黄柏、金果榄等“定制药园”超3000亩。

三、强化质量体系建设,推进种植标准化种植

一是抓好品牌打造,积极推动“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工作,培育“雅药”大品种,遴选青黛、川牛膝、黄柏、麝香4个中药材品种开展研究,成功举办“青黛(马蓝)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启动会”。全市已获批“宝兴川牛膝”“天全川牛膝”“荥经天麻”“汉源花椒”地标品牌,“芦山青黛”“宝兴山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是推动种植标准化,引导企业开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人参、附子、麦冬1439亩种植基地通过省级中药材GAP延伸检查。天全县大岗山302亩山慈菇(独蒜兰)规范化生产基地通过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中药材资源中心GAP符合性检查,全市建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7个。抓好种植(养殖)标准实施和制修订工作,完成《芦山县马蓝种植技术规范》《宝兴厚朴-川牛膝立体复合种植技术》等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制定,依托国药基地完成佛手等9种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研究和区域性地方标准申报。三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荥经县以现代竹产业园区为核心,探索推广“林木+当归”“黄柏+黄连”复合种植模式,建成泗坪森林药材示范园区3000亩。汉源县完成林下中药材种养殖产业园区道路、观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及林麝养殖区112间圈舍主体。全市已建成荥经县现代林草中药材园区等市级现代林草业和农业(中药材)园区8个,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片26个,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6.74万亩,产值约16.62亿元。四是抓好“校(院)地(企)”合作,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依托院校科技研发优势,宝兴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川牛膝产业研究院、雅安市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雅安分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了国家土壤质量监测雅安实验站,相关科研平台的搭建积极赋能了产业发展,已成功开展了川牛膝新品种选育、生产技术制定等工作,目前正积极开展金果榄、天麻等品种繁育、种植、产品开发等研究工作。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生产技术

一是抓好人才培养,我市已组织6批次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参加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联合举办的“四川省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培训技术骨干近百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开办有中药学、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抓好生产技术培训,邀请省级中药材专家开展科技万里行、技术服务团等方式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推广林下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成功举办了“2024年四川省茎叶类叠鞘石斛栽培示范现场观摩会”“成都中医药大学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雅安分院雅安市中医药研发生产专题培训”“芦山县马蓝生产技术培训”等培训,2024年全市以培训会和现场会的形式开展川牛膝、重楼等中药材培训达50余次,累计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

五、强化政策支持,抓好产业链招商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市级中医药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雅安市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奖补实施办法》《雅安市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若干激励措施》《雅安市支持服务业发展激励政策》等政策,对中药材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等开展激励。鼓励县(区)将中药材重点品种种植等纳入激励,鼓励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我市正推动制定《雅安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激励政策》,拟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品研发等事项进行资金激励,目前正按程序报批。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我市始终聚焦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在四川率先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出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36条、优化营商环境25条、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32条等政策措施,对中医药产业方面给予有力政策支持。如:支持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项目生产用电参与市场化交易,发挥雅安电价比较优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按照留存电量政策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专项补贴。提供应急转贷资金、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税金贷(税易贷)、园保贷、商标权质押贷款及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创新服务,助推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等。三是高度重视项目招引,抓好项目包装,深入挖掘本地中医药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策划了一批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项目库,共储备重点项目29个。2024年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带队前往江西南昌、辽宁沈阳、重庆市等地精准招商,全市共计外出对接医药产业链龙头企业16家,洽谈项目12个。

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可行性均较强,经认真研究,抓好中药材种植规划布局、“雅药”品牌培育、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产业链项目招引等建议在我市2025年4月印发实施的《雅安市现代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中进行了采纳和安排部署。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全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抓好现代中医药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做好中医药相关项目实施保障,推进相关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促进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以上函复如有不尽之处,请函告或电告。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