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第30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雅安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继续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产品质量管理“四个最严”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全域农业绿色发展为指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持续巩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整体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
一、健全考核考评机制
加强对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管理、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的推行、“二品一标”的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实施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强化2020年全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质量强市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够、建立合格证制度实施主体名录不全、监督抽检发现问题少、质检机构能力验证没有通过、报送材料和相关报表不及时等问题,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要及时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具体措施办法,确保2021年顺利通过考核。继续实施“一周一调度”,适时通报农产品抽检、执法办案、追溯、合格证等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二、强化监管体系建设
巩固提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建设成果。严格对照《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动态考核管理办法》的最新要求,认真梳理,补充完善相关档案资料,及时更新网格化监管人员信息,落实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加强乡、村两级监管机制建设。推进乡镇监管标准化服务站建设,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确保乡镇监管有岗、有职、有责、有人,开展乡镇监管服务站星级评定。加快推进村级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及时补充执法设施设备。开展执法业务知识专场培训,整体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案件办案质量。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结合本轮执法机构改革,有效整合种植、畜牧、渔政等执法力量,厘清职能职责,明确行政执法权限清单,形成农业执法合力,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
三、强化监测体系建设
市、县两级质检机构要配齐设备、配强人员,保障检测经费。2020年没有通过能力验证的机构,要加强与省厅对应考核部门的对接,认真查漏补缺,找准问题短板,确保顺利通过再验证。积极组织开展检测技术练兵,扩大检测的范围和品种,增加检测参数指标。组织开展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比赛。力争市、县两级质检机构对全市主要农产品具备开展定量检测的能力。
四、强化追溯体系建设
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逐步纳入追溯管理项目实施,配备追溯电脑、二维码打印机等硬件设施设备。按照“有专人、有制度、有设备、有数据”的标准,探索“追溯产品进商超”“扫码领红包”等市场化宣传推广模式,建设追溯示范企业5家以上。严格落实追溯管理“四挂钩”的要求,加强对入驻主体的业务指导,确保入驻主体能熟练运用平台,提升追溯平台应用效果。加快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推广。把实施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的主体全部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
五、开展治违禁促提升
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办案机制。持续实施“治违禁促提升”行动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蔬菜、畜禽、禽蛋、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努力保障农资市场秩序稳定、产品质量可靠。强化执法查处,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现的不诚信和违法行为建立档案,及时曝光向社会公开主体名单,纳入“红黑”名单管理。
六、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深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实时分析研判舆情状况,对重点舆情快速反应、持续跟踪、积极应对。对问题多发环节和重点品种,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人:罗晗亨 联系电话:0835-2226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