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坚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破题之钥”,以实施“百千万”建设工程为“蝶变之机”,构建起“环境改善促产业兴旺、产业兴旺带集体增收、集体增收助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024年,全村农旅融合带动创收超100万元,村集体经济达460万元,连续三年位居雅安市第一、全省前列。
一是科学绘制生态宜居新图景。规划先行塑格局。立足嘎日村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门户、嘉绒藏族文化核心区独特禀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一体谋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域整治焕新颜。以“三清四整五提升”为抓手,清除私搭乱建、整治河道沟渠、提升村容村貌。创新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超95%。风貌提升彰特色。保护传统藏寨风貌,对民居进行“修旧如旧”改造提升,统一规范标识标牌,融入熊猫、牦牛等特色元素。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利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闲置空地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实现“一村一韵、一步一景”。
二是精准培育绿色产业新动能。生态康养做“靓”名片。依托紧邻达瓦更扎、神木垒等景点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提升为特色藏家民宿,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打造“云上藏寨”民宿集群,全村已发展特色民宿、藏家乐300余家,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特色种养增“厚”家底。利用高山冷凉气候和纯净水土资源,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蔬菜、优质牦牛、藏香猪养殖。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嘎日高山菜”、“夹金山牦牛肉”等品牌逐步打响。文旅融合添“浓”乡愁。深挖嘉绒藏族文化、红军历史文化资源,常态化举办“上九节”、“若木纽”等传统节庆活动,开发藏绣、藏式餐饮、非遗手工等体验项目,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带得走”。
三是合力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党建引领强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环境监督岗”、“产业示范岗”,让党员在环境治理和乡村建设一线亮身份、作表率。机制创新聚合力。建立“积分制”管理、“红黑榜”公示等有效机制,将环境维护、遵规守约等纳入积分,与集体经济分红、评优评先挂钩,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成果共享促共富。村民依托民宿经营、餐饮服务、特色种养,参与景区服务等多元路径,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2025年,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500万元大关,所得收益反哺于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升级和环境治理,闯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