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65号提案 答复的函

来源: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9-18 09:5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倪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塑茶马司打造最美川藏线文旅IP的建议》(第6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名山茶马司遗址位于名山区新店镇长春村,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9年)重修,坐北向南,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茶马互市管理机构遗址,于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保护修缮,筑牢文物安全。一是在2018年,指导名山区投入灾后重建结余资金224万元,对茶马司遗址实施保护性维修项目,对院落、围墙、山门进行了维修,并完善了避雷设施、厕所改造等工作。2020年,该维修项目通过省文物局验收。目前,茶马司遗址建筑结构稳固,保存状况较好,为下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指导名山区按照《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心关于做好2024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做好2024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申报工作通知》要求,积极争取资金,投入100万元推进茶马文化融合发展。

(二)加强对接指导,强化项目包装。根据《雅安市重点项目管理办法》(雅府发〔2021〕13号)相关规定,针对市重点项目申报,文化类项目需满足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标准。同时,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重点项目需由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需求及已确定的市重点项目名单进行统筹规划。此前,在全市重点文旅项目统筹工作中,名山区未提交茶马司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申报材料。针对该情况,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名山区的指导,助力其按照市重点项目及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重点项目的申报标准,科学谋划、精心包装储备项目;二是主动对接市发展改革委,协同推进茶马司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三)加强文旅融合,强化遗产活化。一是利用新店镇新星村7组闲置房屋,打造茶马司官员办公场景展示区(50㎡)、藏茶传统工艺体验区(50㎡)、接待销售品茗区(40㎡),形成“展示+体验+消费”一体化基地;通过场景化展陈、互动体验,系统呈现“以茶易马”历史脉络及蒙顶山茶发展历程,促进传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二是联动川藏茶马古道申遗工作,策划茶马文化主题节会、开发茶马主题文创产品,拓展茶叶品鉴、非遗体验等业态,整合蒙顶山茶产业资源,打造“茶马司—茶马古道—蒙顶山”精品文旅线路,不断提升遗址知名度,推动“文化引流—消费转化”良性循环。三是创新研学课程。我市碧峰峡研学基地、蒙顶山茶文化研学基地等4家研学基地入围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名单,入围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推出“走进国宝世界  探秘熊猫文化”“采茶知茶趣  寻源茶文化”“探秘海子山  拾趣自然间”等主题研学课程;依托《熊猫归来》大型史诗剧,创新推出研学课堂+科技演绎,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供给。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关于印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川宣通〔2023〕27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关于公布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的通知》(川宣通〔2024〕77号)文件要求,指导名山区制定《雅安市名山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建设方案》,初步拟定投入200余万元实施茶马司展示利用运维项目,通过优化现有展陈布局,广泛征集展陈物品,补充实物展品、历史文献及数字化互动装置,突出“茶马互市”“榷茶制度”主题,完善讲解词体系等方式全面展示茶马司遗址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由来。

二是抢抓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机遇,聚焦茶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依托茶马古城、蒙顶酒庄、牛碾坪以及当地特色民宿等为载体,提升打造一批以“茶号”为主题的精品客栈,通过提供茶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传统手作等服务,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道风情。

三是依托雅安作为全省首个“全域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逐步规范和完善本地影视拍摄服务管理方式方法,打造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体系建设体系,大力招引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作品等拍摄机构(剧组)来雅拍摄大熊猫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让茶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声名远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