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关于《雅安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雅安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政策解读

来源:市妇联 发布时间:2022-08-03 09:2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雅安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雅安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通知

一、2011-2020年雅安妇女儿童纲要实施成果

2011年,雅安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要求,结合雅安的实际,编制了2011-2020年雅安妇儿“两纲”,并于2012年11月正式颁布实施。1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两纲”实施。各级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切实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两纲”明确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妇女儿童事业持续长足发展,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我市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为94.0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4%,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为99.9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城市达98%以上,农村达97%以上。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51‰、4.74‰,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妇女儿童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一步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上升到97.94%、97.6%,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

(三)妇女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就业歧视逐步消除,全市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达到48.98%,公有制系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为51.3%。执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提高到93.75%。

(四)女性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基层自治组织中,村民委员会女性成员占比达到41.42%,村委会主任中女性占比达到11.9%,居民委员会女性成员占比56.5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女性参加社保人数大幅增长,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对困境儿童的关爱和救助得到足够重视,全市建有儿童福利机构2个,市级及8个县(区)均建立了儿童关爱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全覆盖。

(六)妇女儿童成长和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全市建立了105个社区服务中心(站),729个儿童中心(儿童之家),面向儿童提供公共服务。深入实施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雅安市妇女儿童法律维权基地,12338妇女维权热线在市、县(区)实现全覆盖,100个妇女儿童维权站点入驻省妇联网上“维权地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同时,妇女儿童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如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教育水平还不平衡,农村妇女儿童民生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就业领域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两纲"编制情况、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

(一)编制背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四届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对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作出安排,要求进一步提高做好新时代妇女儿童工作的思想认识,科学有序做好新一轮“两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妇女儿童工作水平,加大对妇女儿童困难群体的帮扶,切实增强我市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好“五宜”幸福雅安。于冀川副市长多次强调,新“两纲”要紧密结合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雅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新内容进行编制,明确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国家、省的整体部署和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妇儿工委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听取部门、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妇女儿童工作者的意见建议,起草了新“两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二)主要内容。新“两纲”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组织实施”、“监测评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妇女纲要设置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提出75项主要目标,95条策略举措;儿童纲要设置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75项主要目标,96条策略措施。

(三)特色亮点。与上周期“两纲”相比,新“两纲”既保持了延续性,又具有新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坚持党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四川省委、雅安市委关于妇女儿童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纲要组织实施、贯穿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两纲”聚焦短板弱项,面向发展需求,强调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机制建设,强调重点保障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群体权益,强调缩小妇女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差距,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对儿童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保护。如提出建立城乡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发展普惠型社区托育、托管服务,推动构建顺应妇女儿童心理需求的公共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等。

三是坚持以新时期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以雅安妇女儿童发展事业取得的成效为基础,立足雅安妇女儿童发展事业实际,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事业紧密与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相结合。尤其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三个高地’,大力发展‘四大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的总体工作要求,抓住“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加快三区同城化发展”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实施的机遇,抓实促进雅安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新“两纲”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四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要求。新“两纲”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加了新领域新内容。如为更好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新“两纲”分别增加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领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充实完善了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保障儿童安全健康成长,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新“儿纲”增加了“儿童与安全”领域等。

五是坚持强化法治和制度保障。新"两纲"更加强调法治和制度保障,提出加大妇女权益、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明确了建立性别平等政策法规评估机制,建立反家暴联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健全完善支持家庭全面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协调配合、努力工作,以及全社会大力支持,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新“两纲”各项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必将融入新发展格局,开创雅安妇女儿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三、相比国家的“两纲”和四川的新“两纲”,雅安新“两纲”主要有哪些创新之处

(一)妇纲

1.在妇女与健康领域,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以建设健康城市为抓手,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力度,力争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比例达到35%,省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村(组)覆盖率达100%。市、县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等具体指标;提出“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加强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

在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中,提出“加强妇女全生命周期保健,宣传并推行全生命周期妇女保健和健康管理理念”,构建“中医诊所在身边”的纯中医服务格局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在促进妇女心理健康方面,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到2030年,全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8名/10万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身)科的比例达到80%,建立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县(区)比例达到100% ”,“到2030年,力争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和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的县(区)比例达到80%。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区),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达到60%。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焦虑障碍、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80% 。”

2.在妇女与教育领域,提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支持四川农业大学和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加快雅安大数据学院(雅安技师学院)建设,支持在雅安建设高职院校,办好开放大学”; “全面提升继续教育覆盖率,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统筹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大力面向社区、农村和边远地区,着力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建立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支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雅安广播电视大学(雅安开放大学)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3.在妇女与经济领域,提出结合雅安市产业转型发展战略,以“技能雅安”为引领,推进雅安技师学院、雅安大数据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雅安优势产业结合,围绕雅安市“1+4”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5+3”现代农业体系,在高校或职教学院设置产业对口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技能人才,创塑“雅州茶师”“雅云能手”等具有雅安特色的人力资源品牌,逐步实现女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优化。注重发展文旅结合项目,推进培育“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特色文旅品牌。

4.在妇女与环境领域,提出“构建雅安市‘一园、一干、六支’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维护水质较好水体稳定达标。完善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推进6区(县)编制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等举措,城乡妇女享有安全饮水。

(二)儿纲

1.在儿童与健康领域:提出充分运用《雅安市学校健康教育知识读本》,推动中小学校落实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禁毒防艾课堂教育,确保教学大纲、计划、课时、师资、教材“五落实”,保护儿童远离毒品。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上,提出“县域内二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至少建成1所产前筛查机构,市域内至少建成1所产前诊断机构。”在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上,增加“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在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工作上,提出“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上,“建设1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在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上,提出“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改造工程,开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普惠托育服务项目,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在加强儿童健康领域科研创新上,提出“持续推动医学科研能力建设,力争培育省级重点学科(专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25个”。

2.在儿童与安全领域,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减少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增加“扎实推进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实现全市100%的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达到‘三有’(有教材、有师资、有课时)。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标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

3.在儿童与教育领域,深入实施“科技兴雅”和“人才强市”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宏伟目标,推进雅安教育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内涵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特色优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建设川西教育中心。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方面,“力争所有县(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认定,3-5 岁幼儿入园率不低于 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60%以上。”在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确保义务教育班额不超过55人,推动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力争有1-2个县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国家认定。”在保障特殊儿童群体受教育权利上,“以县(区)为单位,逐一核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情况,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实行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 12 年免费教育,将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全面纳入保教费减免范围。”提出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将师德教育列入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每年教师接受师德培训累计不低总培训学时的10%。加强完善教师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设,关心教师心理健康,探索建立教师心理健康评估机制等。

4.在儿童与福利领域,提出“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积极创建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区)、示范机构等。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利用。实现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个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或普惠托育中心。”

5.在儿童与环境领域,提出按照“社会政策友好、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权利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的整体要求,落实好四川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民自觉。

四、新“两纲”在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和保障妇女平等就业上的具体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就业民生带来了严重冲击,妇女面临更大挑战。因此,妇女发展“纲要”对于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和保障妇女平等就业上,主要体现在按照国家、省上的部署,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上,在政策、培训、服务、保障四个方面综合发力。

(一)在落实妇女就业支持政策上发力。如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支持妇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妇女多渠道就业创业,为妇女充分参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支持有意愿的妇女下乡创业;扶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妇女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等。

(二)在加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上发力。如“纲要”提出的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女性劳动者。在“十四五”期间还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尤其是将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等培训,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

(三)在健全妇女就业服务体系上发力。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进一步加大招聘服务活动力度,集中为妇女提供精准的人岗对接服务;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妇女实现就业,突出做好女性脱贫人口的就业帮扶,兜牢就业底线。

(四)在维护女性劳动保障权益上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消除针对妇女的偏见、歧视、暴力,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我们责无旁贷。因此,在妇女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加强用工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等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和劳动监察执法,坚决纠正查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益。

五、新“两纲”在保障妇幼健康、优生优育、托育体系建设方面的新举措

(一)保障妇幼健康的新举措

妇幼健康既是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保障妇幼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新“妇纲”中设置了“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普及,促进健康孕育”的目标,就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孕产妇分娩安全,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出策略措施。内容包括:强化妇幼健康服务基层网点,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倡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持续推进高龄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等。在新“儿纲”中,细化和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相关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止出现缺陷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强化婚前、孕前保健,提升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和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基础研究等策略措施。

(二)关于优生优育问题

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决策部署,具有重大意义。新“儿纲”中,设置了“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构建包括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等目标,就优先保障儿童健康、保障新生儿安全与健康、加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加强儿童早期发展与心理健康等提出系列政策措施。

优生保障的关键是要稳妥有序推进儿童健康服务从“出生后”前移到“出生前”,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学科协同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继续提供全民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促进早筛早诊早治。

在优育保障方面,新“两纲”明确提出完善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一是加强生育保障。如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产假制度和生育津贴,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等等。二是加强养育保障。如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加强住房等支持政策,提高家庭服务智慧化和数字化水平,鼓励用人单位创办母婴室和托育托管服务设施,实施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灵活的家庭友好措施等。三是加强教育保障,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三)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关于大众比较关心的托育问题,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包括: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托育服务发展专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等,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家庭生育教育养育的负担,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六、新“两纲”实施以后进一步推进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具体举措

新“两纲”将反家庭暴力作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以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态度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反家庭暴力法,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依法严惩家庭暴力等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策略措施。

1.在反家庭暴力宣传方面,面向家庭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促进男女平等观念在婚姻家庭关系建设中落地落实,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2.在健全完善反家庭暴力制度机制方面,按照国家及省上的统一要求,健全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的合作机制,落实好反家庭暴力法的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

3.在强化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方面,提出完善落实家庭暴力的发现、报告处置机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受理调查、立案和转处家庭暴力案件。

4.在加大处置力度方面,提出加大接处警工作力度,开展家庭暴力警情、出具告诫书情况的专项统计,对构成犯罪的施暴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处理重大恶性案件。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提高审核签发率,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紧急庇护场所的管理,提升庇护服务的水平。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心理抚慰、身体康复和生活救助,最大限度的减少家庭暴力造成的伤害后果。加强对施暴人的教育警示、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从源头上防止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开展家庭暴力案件的跟踪回访,严防家庭暴力行为反复发生。

七、构建“双减”任务下的学校、家庭、社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部门将认真落实儿童发展纲要,把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落实“双减”任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观念上要同向。要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坚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身体素质;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着力筑牢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要坚持因材施教,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自身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在履职上要尽责。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尤其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纲要已经明确了三个方面各自相关责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五育”并举,使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让教师做到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当前,聚焦落实“双减”任务,学校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家庭要充分发挥“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家风,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情绪,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社会要发挥学生成长实践大课堂作用,统筹利用好社会各类资源,特别是红色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在联系上要密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多种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及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育人共同体;家长也要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思想情绪和学习生活状况,要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沟通,积极争取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及时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更好地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