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茶集团:四大精准举措实现供水漏损率 同比下降7.15%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11-14 09:5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亦是衔接“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雅安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雅安经开区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锚定全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资源高效利用”部署要求,以“降漏损、提效能、节资源”为核心抓手,通过四大精准举措实现供水漏损率同比下降7.15%,年度节水超85万吨、节电超30万度,以硬核实绩彰显国企在水资源节约领域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一、智能计量破题,筑牢控损“数据基石”

公司推动智能水表系统落地,针对供区计量短板,更换服务区内超期服役水表4026只,依托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实现用水数据的动态采集与同步上传,从计量源头构建精准化数据体系。通过高精度传感与智能算法优化,将计量误差率控制在 2%以内,实时、精准的用水数据可清晰呈现管网用水规律与异常波动,不仅保障了用户用水计量的公平性与准确性,更为公司开展漏损分析、制定控损策略提供了核心数据支撑,实现从“粗放计量”到“精准管控”的转变。

二、监测网络提效,实现漏损“主动防控”

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SCADA系统与22个DMA分区监测体系,科学布设32个管网压力监测点、18个流量监测点,实现管网运行状态24小时实时可视可控。持续开展夜间专项探漏,运用声波探测等技术精准定位并修复漏点60余处,2025年管网漏损率同比下降7.15%;借助“水泵组运行状态实时溯源”技术,依托“探修联动”机制,漏水点排查处置时间压缩至4小时,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倍以上,推动漏损治理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转变,漏点发现周期平均缩短5天。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下降奠定坚实基础。

三、质量管控加码,织密风险“防护网络”

严格落实水质检测标准,确保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建立“日常巡查+季度排查+年度检修”闭环制度,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内1527公里供水管网开展全覆盖排查,2025年累计整改管网隐患575处,改造管线4212米,实现供水质量与漏损防控协同提升,切实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四、管网治理升级,释放资源“节约价值”

聚焦管网“跑冒滴漏”核心痛点,将技术创新与日常运维深度融合。通过系列治理举措,年度节约水量达85.77万吨,按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均120-200吨用水量计算,可满足近6000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年节约电量30.67万度,参照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度电)及标准煤碳排放系数(2.62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1吨,成功打造“技术控漏—资源节约—效益提升”的可复制模式,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下一步,雅安市两家供排水公司将持续深化国企改革要求,紧扣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制水工艺智能化转型,推进供水管网智慧化升级,力争2026年将管网漏损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以更务实举措践行资源节约战略,为建设国家绿色发展新格局、为全省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水资源高效利用贡献更多基层实践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