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芦山地震发生以来,市医疗保障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抓实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和县城功能疏解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做好医疗保障服务。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担当作为。在“6·1”芦山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响应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组建医保党员先锋队第一时间奔赴宝兴县联系村,有力有序做好灾情摸排核实、政策宣传和抗震减灾工作。及时落实地震灾后医疗保障政策,开通“医保绿色专线”,全力保障地震受灾群众医保待遇不受影响。同时,对全县45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进行全覆盖灾情摸排,并督促指导迅速恢复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二是破解难题,强化项目推进。震后,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实施,其中包括县医保服务大厅。针对县医保服务大厅受损、急需避险搬迁等困难,积极加强与省医保局对接汇报,千方百计争资金支持,强力推进项目进度。目前,主体建设已完成53%,预计7月完成主体建设。市医保局将持续加强对县局的指导,确保按照全省统一的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建设标准打造县医保服务大厅,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服务保障。局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深入宝兴县铁平山村联系户家中,讲避险、送政策、给帮助,持续做好联系帮扶工作;督促指导县局做好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信息数据比对工作,及时开展数据筛查,筛查出未参保人员名单(特别是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名单)立即联系所在乡镇,电话跟踪落实,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进一步优化依申请救助流程,让老百姓少跑路,切实减轻老百姓办事负担,2023年至今,全县累计救助2万人次,救助金额425.14万元;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事项下沉,将16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放至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办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压缩办理时限,打造医保“15分钟服务圈”,确保医疗保障工作“不掉链”;第一时间加强药采方面医药生产配送企业与受灾乡镇卫生院对接,保障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为灾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