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市民政局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保障体系,“科学分层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夯实社会救助基础工作”在全省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中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精准识别。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低保、特困等对象纳入监测范围,数据核查比对、入户调查走访“大数据+铁脚板”精准掌握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截至目前推送预警信息2.71万条。二是主动服务。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实时动态预警,加强政策社会救助宣传,主动告知、主动发现,从“人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人”,实现救助服务“零距离”。今年来,向3.81万名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7614万元,向5875名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2954万元,向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63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02万元。三是拓宽渠道。引入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开展需求评估、定期走访等服务项目,充分了解救助对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探索“慈善+救助”工作模式,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推动“靶向施救”。今年以来,全市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39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