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贵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五届第4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建议》(第136号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全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的关心和建议,我局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开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精神,有序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通过健全政策体系、深化诊断评估、强化示范引领、夯实基础支撑等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构建“三位一体”推进体系,强化统筹部署。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印发《雅安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雅安市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分年度制定2024年和2025年《雅安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年度工作要点》,形成“总体规划+专项政策+年度计划”的政策框架体系。二是探索有效路径。组建中国·雅云“智改数转”(数据)赋能中心,成立智改数转赋能中心公司,建立智改数转服务联盟,搭建雅安智改数转赋能线上平台,探索形成了“中心+公司+联盟+平台”的智改数转工作模式,有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供给。建立市县(区)协同、部门联动、政企互动的工作机制,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20余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50余项。三是建立督导机制。将“智改数转”纳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中的重点督导目标,形成“远程调度+现场调查+定期通报”机制,有力推动任务落实。
(二)打造宣贯矩阵,推进“双线”诊断。一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宣贯矩阵。转发政策文件和相关资料20余份,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形式推送政策文件、典型案例、经验分享等超50余份,组织动员会、片区会等专题活动8场,覆盖企业200余家,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00余人次。二是开展线上线下精准评估诊断。截至目前,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线上诊断评估全覆盖;组建专家团队对29户重点企业开展线下深度评估,形成“一企一档”诊断报告29份,提出改进建议百余条。
(三)坚持示范引领,积极争取资金。积极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开展省级试点示范,以建安工业打造装备制造行业试点示范,争创省级卓越工厂;以王老吉投建新一代智能制造罐装线,打造食品饮料行业试点示范;以厦钨新能源建设覆盖财务、生产、质量、设备、安全、工艺等多个版块的全厂运营管理平台(MOM)系统,打造锂电新材料行业试点示范。截至目前,已推动25个示范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智改数转”项目库,打造完成13个典型应用场景,争取省级切块资金1.21亿元。
(四)夯实数字底座,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数据中心机房28万平方米,算力规模达5913P(智能算力3809P),存储规模超8500P,数字基础能力连续三年居全省第2位,数字质效评价居全国第8位、全省第1位;完成5G基站建设超4000个,实现全市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全覆盖,累计推动560户企业上云。
(五)实施“云数计划”,破解转型难题。以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为目标,实施“云数计划”,通过“设备安灯”“云上工厂”“AI赋能”三大工程,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实施“设备安灯”行动。通过“硬件微改造+云端部署”,实现传统设备“通电即联网”,单台设备改造成本控制在千元以内,大幅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已推动156台设备接入,新航精密等企业已实现设备联网改造,为企业生产管理和政府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实施“云上工厂”行动。聚焦年产值3亿元以下中小企业,构建“低代码+云服务+定制化”服务模式,提供精益排产、生产执行、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标准化套件和个性化服务,久目新材料等8家企业已完成系统上线,实现生产计划准确率和质量追溯效率双提升,运维成本降低40%。该模式正面向全市70% 规上工业企业推广。三是实施“AI赋能”行动。依托雅安市优质的大数据算力资源,推动龙头企业探索AI场景化应用建设。雅化锂业“蒸馏干燥塔工控优化模型”,精准控制物料含水量,提高良品率,通过工艺参数与质量数据反向追溯系统提升缺陷定位效率;芦山雅诚纺织应用AI智能配棉模型,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管控能力。
(六)构建服务生态,打造区域赋能高地。一是依托中国·雅云“智改数转”(数据)赋能中心,汇聚华为、成渝信通院、东方数科等20余家机构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协同”的推进机制,数字公司、川西数据、蜀天信息3家本地企业入选省级服务商。二是对全市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进行摸底,初步摸排40余家企业具有主动改转意愿,50多家企业具备改转条件,已组织汇聚东方数科、浙大中控、科大讯飞、浪潮、通信运营商等20余户支撑服务机构全面推进需求跟踪。三是联合省级综合服务商,向巴中市、自贡市推介雅安模式及经验,同时联合成都产投、川发展推广“雅安模式”,在成都以及其他片区提供数字化转型能力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提案中分析的困难问题及提出的建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协同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
(一)加大政策宣贯力度。采取市级部门主导、市县(区)联动的模式,持续强化政策宣贯力度,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分行业座谈会和邀请专家授课、实地调研企业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覆盖面、知晓面,培训一批企业管理人员,扭转企业“不愿转”的局面。
(二)持续扩大企业“智改数转”覆盖面。对标《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2025年版)》量化转型水平,推动企业围绕数字化基础、数字化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成效四个维度实施“智改数转”,实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三)深化推广“云数计划”行动。坚持“以诊促转”原则,完成100家制造业企业线下诊断评估,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实施方案,形成“评估诊断、方案实施、反馈优化、成效评估”的闭环机制。对“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建档立卡”,做到应转尽转,打造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以上的中小企业标杆。推广“设备安灯”,推动100家企业和1000台以上设备联网改造;扩大“云上工厂”覆盖面,2025年新增100家中小企业设备上云、业务上云,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
(四)推动产业链群“智改数转”。发挥园区资源集聚优势,构建多场景应用、多系统集成的智能管理体系,鼓励园区与相关方联合运营,建设安全、环保、能源和“双碳”监控等平台,增强风险管控和数字化管理能力。争取2025年,永兴化工园区、石棉竹马化工园区纳入全省“智改数转”化工园区试点。支持园区内以雅化锂业、厦钨新能源为“链主”的锂电产业协同平台建设,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锂电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整体转型。支持亿欣新材料打造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五)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加快省级“智改数转”切块资金拨付进度,积极开展省级“智改数转”切块资金项目竣工项目验收工作,确保切块资金及时拨付到企业。2025年在市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00余万元,用于支持智改数转(设备更新)。贯彻执行《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4年第9号)“对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31日期间发生的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之规定,为企业减免税额。
(六)完善人才引进及培育机制。强化贯彻落实《雅安市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关于印发〈雅安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规则〉等12个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在雅集聚人才的八条措施》《支持高校院所在雅集聚人才的十条措施》《雅安市企业引才专项奖励实施细则》等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引育用留”人才环境,建强人才“产学研用”平台、优化企业人才服务保障,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流入,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薪酬福利提升等方式留住人才。持续深化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实施“产业需求定向、企业标准定纲、院校资源定培”的精准培养模式,为推进制造业“智转数改”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推进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为推动雅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我们将会把提案建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深化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力。
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