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市政协第4届第5次会议第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雅安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非常好,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吸纳和运用。
一、注重选准产业项目
雅安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雅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规划雅安市初步建成了雅茶、雅果、雅竹、雅药、雅鱼“五雅”重点产业。雅茶重点布局在5个县,雅竹重点布局在雨城、天全、芦山、荥经4个县,雅果重点布局在汉源、石棉2个县,雅药重点布局在芦山、宝兴、荥经、石棉4个县,雅鱼重点布局在雨城、天全、芦山3个县。同步做大做强花椒、食用菌、生猪、雅山药、禽蛋等地方特色产业。
二、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一)雅茶、雅果、雅竹、雅药、雅鱼是雅安市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围绕“五雅”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总长度达720多公里的三条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串起了503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辐射带动90%以上的农村和农民发展产业、致富奔康,成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农业特色产业基地260万亩,其中特色水果水果种植面积64万亩,推广优质茶叶种植面积100万亩,蔬菜播面达74万亩,发展特色中药材(草本)种植22万亩。
(二)围绕“调优结构活一产、巩固提升联二产、多元发展促三产”的思路,多措并举,有效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建设,全市共建成省级农业主题公园8个,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个,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农业发展模式更加多元、业态更加丰富,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让农户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能够共享产业链条带来的收益。积极支持名山区申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三)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2020年,市级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已累计为6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6.87亿元,在保余额4.3亿元。今年在石棉县开展了枇杷保险工作,保费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推广保险面积6000亩左右。进一步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和保险公司沟通,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贷款,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三、注重龙头企业培育
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出发点和突破口,通过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全市已培育14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1家,市级龙头企业98家,助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了一个新台阶。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龙头企业监测和评审,促进龙头企业培育,每两年组织辖区内企业参加国家、省级龙头企业监测和评选,积极支持县(区)申报国家、省级龙头企业。
积极向上争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产业发展。2021年争取专合社发展资金1030万元、家庭农场发展资金990万元,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191万元。
四、注重风险防范
一是注重产销对接,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开展农产品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站点等展示展销,鼓励开展电商对接。
二是挖掘“雅字号”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雅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雅安市绿色(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奖补实施办法》,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积极探索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估制度,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配合,开展对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的信用评估,建立信用等级制度,防范信贷和项目投资风险,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主体。
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人:陈莉 联系电话:1818844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