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宝兴县“五个坚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来源: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2-01-16 16:01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宝兴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始终,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国家公园三大理念,以县委“12338”总体工作思路,“五个坚持”全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建设。

一、坚持公园建设主线。一是提早谋划公园建设。按照黄强省长调研指示精神和省、市要求,结合宝兴县“12338”总体工作思路,谋划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建设“11248”工作思路(坚持1条主线、创新1个试点、打响2个品牌、打造4个基地、实施8大行动)。即: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区建设目标为主线;创新标准化体系试点;打响“大熊猫1869”“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老家在宝兴”两个品牌;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文旅融合发展实践、自然科普教育、转型发展示范”四个基地;实施生态保护、科研科普基地创建、熊猫谷建设、熊猫会节申办、项目攻坚、公园勘界定桩、社区共建共管、文化宣教八大行动。二是提前筹备“文化周”。全力筹备办好“两节一周”,2022年5月,将在宝兴举办四川省首届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现已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实践报告》初稿编制、熊猫云走廊、童眼看宝兴等分项活动。并将持续申办红叶节、大熊猫生态旅游节、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等大熊猫会节。

二、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一是实施生态保护行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全面提升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积极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绿化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工程。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事求是加快公园内小水电、矿业权分类清理退出进度。二是保护成效显著。宝兴县率先在全国启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示范,全市率先推进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96亿元,实施生态修复项目36个,完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196处,恢复震损林地14.1万亩。空气质量持续位居成都平原经济圈前列,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列,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三是实施保护项目攻坚。规划好项目。从入口社区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品牌推广与文化创意等方面规划和入库一批项目,并积极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十四五”规划》编制,已纳入项目总计80亿元。实施好项目。已实施生态保护类项目共计2962.65万元,其中,在全省率先实施碳汇项目,完成6.7万亩13万吨森林碳汇一期开发。完成1000万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34亿元的熊猫老家入口社区省重项目建设。争取好项目。已争取到“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标准化体系建设”3个中央资金项目,共计投资1940万元。积极争取1.55亿元的世界银行贷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系统建设项目,世界银行考察团和省林草局已来宝考察,以及多次到省林草局争取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储备林项目,均可望落地建设。

三、坚持标准化试点高线。宝兴县已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标准化试点县建设,力争高标准提供“宝兴标准”助力形成全省统一规范标准。科学编制《宝兴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以管理体系标准化、基层建设标准化、“数字熊猫”信息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标准化试点县建设。现已形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县管护总站—中心管护站—基层管护站(点)”三级管理体系,设立中心管护站3个、基层管护站(点)37个,实现标准化、全覆盖、网格化巡护监管,将管护责任明确到最小单元格。同时,成立宝兴社区共管委员会,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启动整合3个国有林保护单位监测设备设施,计划2022年3月份前最终形成智能化实时监测体系平台,逐步提升基层管护人员巡山科技化水平。启动标准化勘界定标工作。

四、坚持文旅融合彩线 。按照“以绿助红”“以红促绿”“红绿并举”的思路,做优生态文旅,以大熊猫文化为头号品牌,实施“大熊猫文化展示体验区”,依托邓池沟村建设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建设大熊猫保护及其生境展示园、生物多样性展示园、生态价值体现园,打造珍稀动植物保育研发示范区、大熊猫科普教育示范及体验区、大熊猫科技研发示范区、大熊猫国际交流展览区,主打大熊猫文化溯源之旅、红色文化传承之旅、生态康养之旅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以邓池沟和熊猫古城为接待中心,以熊猫起源馆、大熊猫文化宣教中心、蜂桶寨自然博物馆、达瓦更扎、神木垒、夹金山、万亩桂花林等景点为载体,红色体验、党性修养教育基地夹金山干部学院,国家级森林养生基地,省、市级森林康养基地,康养人家等场所为平台,丰富完善大熊猫精品旅游路线,多元化丰富文创产品,创建“熊猫慢生活”体验地,打造全球大熊猫溯源旅游目的地,实现大熊猫文化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五、坚持生态安全底线。一是加强监管巡护。将宝兴片区分为4个责任区域,创新村级“三职干部”兼“大熊猫管护员”,明确分区域、网格化、全覆盖、日记录、月报告巡护监管机制,运用“天空地人一体化”实时智能化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构建国家公园监测网络,坚决守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放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宣传资料12000余份,制作安装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标识标牌42个。三是加强联动执法。深入开展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资源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森林公安转隶以来,共受理21件案件,其中立案19件,移送公安机关2件。目前已办结16件,已收罚款125.45万元。四是创新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试点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机制,自筹资金105万元率先在全省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试点。2018年至今,受理案件2566起,挽回农民受野生动物致害损失120余万元,有效缓解“人兽矛盾”。五是健全法治保障。设立“一室两中心两基地”,实施八大行动。即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县管护总站检察室”“宝兴县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中心”“宝兴县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法治服务中心”和“宝兴县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县检察院和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科普教育共建基地”,实施生态普法宣传、生态利剑保护、绿水青山守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服务、生态执法督察、人居环境提升、生态铁军打造、生态宝兴品牌推广八大行动,实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保障的有效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