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勤委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电力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政协雅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如何加强全市工业发展用电保障的建议》(第78号提案)收悉,按照市政府安排,由我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国网雅电集团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电力基本情况
(一)电源建设情况。目前全市建成水电站533座、装机1223.433万千瓦。全市风电、生物质发电厂(场)2座,总装机6.25万千瓦;其中汉源清溪风电场装机4.75万千瓦,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雨城区草坝镇)装机1.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竹子坪光伏电站10万千瓦,白岩湾光伏电站13万千瓦,青杠光伏电站10万千瓦,建成总装机33万千瓦。
(二)电网建设情况。目前全市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含开关站)3处,装接容量3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0处,装接容量31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7处,装接容量378.4万千伏安,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集中送出,以220千伏电网为集散点支撑区域负荷发展,以110千伏电网为主供网络,实现电力资源区域内就地转换的川西电网枢纽,电网总体规模居全省前列。
(三)电力供需情况。2024年全市发电量53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3%,其中,水电发电量527亿千瓦时,风光生物质发电量3.2亿千瓦时。全市并入省网及市外网发电量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网内小水电发电量60.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8%。网内售电量132.2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5%。
二、电力支撑工业发展情况
从供电能力看,我市最大供电能力达360万千瓦,2024年全市最高用电负荷215.1万千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预测“十四五”末全市最高用电负荷约270万千瓦,当前电网能够有效保障电力供应。从电网运行看,我市已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220千伏电网为骨干、110千伏电网为支撑的供电格局,北部电网以500千伏雅安站为中心,覆盖雨城、名山、天全、芦山、宝兴、荥经六个县(区);南部电网以500千伏石棉站为中心,主供石棉、汉源用电负荷。
从电力支撑工业发展看,我市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雅安经开区)、7个省级开发区(简称“1+7”工业园区),除芦山县外每个县(区)均至少拥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作为电源支撑,已建成投运47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市共60座)重点用于保障“1+7”工业园区用电需求。
从电网投资看,“十四五”以来,我市突出工业园区骨干电网、城市配网和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提升三大重点领域,已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76.7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80.4亿元的95.44%),建成投运项目398个。完成34个电网项目规划储备、总投资27.31亿元,已开工9个项目、投资15.39亿元,计划2025年底前开工5个项目、投资1.93亿元,2026年上半年开工9个项目、投资3亿元,储备项目11个、投资6.99亿元。着力建设结构坚强、供电能力充裕、运行安全灵活的智能电网,切实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
三、电力要素保障情况
(一)全面摸排重点企业用电需求。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国网雅电集团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积极协调企业电力要素保障工作,收集建立重点企业用电需求台账,结合供电现状和企业实际需求制定“一户一策”供电方案。
(二)着力推进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全力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国网雅电集团,编制完成《雅州新区电力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及2022—2035年期间电网建设投资计划,着力推进双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数据中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后,全市电网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变电容量更加充裕,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显著提升。
(三)协调推进电力线路迁改工作。围绕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结合重点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及用电需求,协调推动雅化锂业二期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电力线路迁改服务保障工作。
(四)建立专属电力保障服务机构。支持国网雅电集团成立雅州新区(经开区)供电服务站(其他县区由属地供电公司负责),负责“一口对外”受理雅州新区(经开区)范围电力线路迁改、用电保障、涉电业务办理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办电不出区”。
(五)积极保障迎峰度夏(冬)电力供应。坚决落实省、市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决策部署,加强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研判,全面开展电力政策宣传,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结合实际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和负荷管理方案,落实重点保供任务,细化具体措施,从电网建设、水库蓄水、安全生产等方面做足做实做细工作,切实保障全市迎峰度夏(冬)期间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六)全力保障供电安全。指导各县(区)、经开区督促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水电站设备日常巡视检查,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电力应急抢修队伍建设,指导供电企业配备应急发电车、应急抢险车、应急充电方舱、应急保障方舱等应急抢修装备,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确保全市电力平稳有序运行。
(七)强化电力负荷管理机构运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立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常态开展需求侧负荷调研、监测与分析相关工作,强化重点企业负荷监控,调度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量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科学精准做好全市电力调度和负荷管理。
(八)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强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参与弃水电量交易,2024年将186户工业企业纳入弃水电量交易名单,累计结算弃水电量24.3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5.92亿元。同时,因地制宜发挥小水电资源优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实施“三圈”工业领域重大电网项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电网供电裕度不足、供电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发挥市、县(区)电网建设协调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规划、用地、用林、征地拆迁等保障工作,力促“三圈”工业领域电网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运。其中,雨名经核心经济圈要重点加快双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将数据中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电网规划库;天芦宝荥生态经济圈要加快芦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将荥经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纳入规划库;石汉特色产业经济圈要加快富泉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进度,着力优化完善石棉电网结构,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二)持续强化电力要素服务保障。积极靠前服务,规范供电报装流程,简化审批程序,落实电力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一口对外”受理辖区内电力线路迁改、电网建设改造升级、用电保障、涉电业务办理等工作,提升优质供电服务水平。深化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运用,强化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供用电分析,加强重点企业用电监测,做好迎峰度夏(冬)电力调度,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切实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三)前瞻谋划“十五五”电网规划。按照“保供应、优结构、保安全”的思路,围绕“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全力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提前启动“十五五”电网规划研究,围绕电网薄弱环节进行补强,重点研究储备一批事关工业强市的重大电网建设项目,为建设工业强市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以上函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21日
(联系人:何林龙,联系电话:1812347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