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抢抓历史机遇,统筹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与灾后恢复重建相融合,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全面推动全市烈士纪念设施整体跨越式发展。
科学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专题调研、专题研究、专题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结合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的不同特点,制定印发《雅安市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全市三年提升行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科学统筹规划三年提升行动与灾后恢复重建相融合,深入分析研究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以“特色”为抓手,与灾后恢复重建相融合,按照“长征丰碑”“川康解放”“川藏公路”“三线建设”“成昆铁路”的历史特点分片划块,实现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历史特色鲜明、保护管理到位、功能发挥显著的格局。
苦干实干,推进烈士纪念设施跨越式发展。落实“三园四化”建设理念和标准,着力打造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重点建设省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全面提升市级和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我市现有烈士纪念设施10处,其中: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1处,市级烈士纪念设施3处,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5处。9处烈士纪念设施被纳入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开工建设项目6个,完成建设项目3个,以“雪山英魂”“西康解放”“筑路英雄”为代表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充实了全市“红色基因库”。
褒烈育人,汇聚建设伟大时代的精神力量。成立市、县(区)两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着力锻造专业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队伍,用心用情为人民守护好、管理好、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全市完成37处散葬烈士墓迁葬归园,实现应迁尽迁。依托雅安烈士陵园,携手四川农业大学,共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协作模式,共建“青年志愿者实践教育基地”,共创“雅安烈士陵园‘小星火’志愿服务站”特色品牌。招募红色教育志愿者40余人,提供接待、引导、讲解、宣传等志愿服务,先后接待各类红色研学团队104个,接待师生7000余人,提供义务解说312场次,提供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西康解放红色党史研究室先后挖掘整理撰写红色教育课题4个,义务宣讲17场次,受众178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