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建议》(第05040123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专项经费保障情况
一是积极争取省级专项经费。近年来,我局多渠道争取资金推进古籍保护工作。2022-2024年,雅安市图书馆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汉文古籍普查修复项目经费共计61.357万元,完成了31,357册古籍普查,修复16种68册3500叶濒危古籍。二是市级财政配套专项经费。我局每年从文旅产业资金中划拨5万-10万的专项经费用于古籍修复、购置防虫用品及完善古籍库房消防设施等。2025年专项经费增加至15万元,今年以来组织策划了“古籍+”系列活动。目前,在景区、特色街区推出《探寻历史智慧,重拾文化之根》系列活动6期,开展“古籍文献推荐”活动2期,古籍修复成果展2期,通过实物展示、技艺演示、视频推介、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与传承。
二、古籍数字化开展情况
今年市图书馆将启动《名山县志》明版古籍数字化与再造项目,开展该书扫描、数据处理、存储及再造样本制作等工作。在后续工作中,我局将督促市图书馆建立“修复-数字化”协同推进机制,边修复边数字化,并通过雅安市图书馆官网、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将数字化成果向公众免费开放,推动古籍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三、培育古籍专业人才情况
目前,我市公共图书馆共有古籍保护专业人才2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1人。针对人才队伍不足问题,我局强化培养与激励:一方面,建立常态化培养机制。每年组织人员参与省内外高水平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培训2-4期;另一方面,我局于2024年下半年联合人社部门沟通优化职称评审政策,降低了古籍保护岗位中级职称评审门槛,调整了考核标准,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增强岗位吸引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主动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对接沟通,深入研究国家及省级古籍保护政策导向,结合我市古籍资源特色,组建专项工作组,系统谋划古籍保护项目申报方案,积极跟踪省级古籍项目申报动态,精心编制项目申报书,争取更多省级古籍专项资金向雅安倾斜,为古籍保护工作筑牢资金保障。二是持续优化古籍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古籍保护工作制度,强化资金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逐年提高古籍保护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古籍抢救性修复、数字化建设、古籍再造等重要任务,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三是构建专业人才培育机制。我局将加强与市人社部门协同联动,制定专项古籍人才引进计划,精准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建立“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实践培训,推动人才专业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