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医疗保障局全力以赴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来源:市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4-05-08 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6•1”芦山地震和“9•5”泸定地震后,雅安市医疗保障局积极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持续做好宝兴县五龙乡铁坪山村结对帮扶和石棉县王岗坪乡幸福村包保工作,全面落实灾后医疗保障政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确保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有“医”靠。

一是以医保服务站为“切入点”,做好医保服务。不断完善贯通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站点,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打通“线上”脉络,优化“线下”服务,实现基层医保经办服务全覆盖,方便群众就近办、马上办。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多下基层、多听诉求,下沉联系村和包保村开展恢复重建安全隐患排查,对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一分析、对症下药,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和群众情绪疏导等工作,鼓励受灾群众坚定信心,重建美好家园。截至目前,全市96个辖区乡镇(街道)均设置了医疗保障服务窗口,659个村(社区)均可开展医保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基层医保经办服务全覆盖。

二是以筑牢返贫线为“关键点”,防止因病返贫。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密切配合,将因受灾新认定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人员及时纳入动态监测,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灾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做好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坚决筑牢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医疗保障普惠性政策,做好灾区群众参保动员工作,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畅通医疗保障“绿色通道”,对因灾受伤参保人员实行不设待遇等待期参保即可享受相关待遇、预拨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等相关医保应急措施,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支付政策影响及时救治,确保受灾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截至目前,芦山、宝兴、石棉群众共享受医疗救助10.86万人次,拨付医疗救助基金2523.65万元。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保障医保待遇。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四川医保”APP、支付宝医保移动支付等平台服务,实现医保业务“掌上办”“网上办”“尽快办”,完成“一站式结算”,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看病就医报销难问题。开启医保“刷脸时代”,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解锁医保支付新场景,确保受灾参保群众享受到从挂号、就诊到结算全流程线上医疗服务。全市投放智能终端557台,通过“扫码、刷脸”累计结算超1067.58万人次,医保支付金额达13.2亿元,推动医保服务从“卡时代”“码时代”迈入“脸时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