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大学生参保面临的三重困境

来源:市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07-21 11:3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大学生参保面临的三重困境

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全民医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其就医权益的必要举措。2024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4〕38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落实参保相关政策,抓好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扩面工作。雅安市目前有两所高校,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和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在校人数约3.75万,2025年本统筹区内参保2.28万人,非本统筹区内参保0.95万人,未参保或未查询到参保状态0.52万人,参保率在86%左右,大学生参保工作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大学生群体参保认同度较低,导致参保率整体偏低。一方面,大学生群体通常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低,主动参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逐年提高,这既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居民医疗需求进一步释放的现实需要,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缴费水平过高,参保不划算。

为此建议:探索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大学生群体对住院需求并不高,就医需求主要为门诊就医和突发意外伤害,可适当调整大学生门诊统筹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提高大学生参保积极性。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联合高校开辟医保宣传阵地,通过学校微信号等媒介开设医保政策宣传专栏进行长期宣传,提高大学生参保意识。

二是大学生参保缺少统一管理制度,导致部门合力不足。一方面,高校、医保部门和税务部门在大学生参保管理服务上协同不足,高校归口教育部门管理,围绕大学生参保工作,医保部门难以对其直接发出行政指令,而参保手续办理及政策宣传都需依赖高校进行,属地医保部门难以针对大学生个体组织参保;税务部门则需要在大学生完成参保登记后才能完成征缴,没有高校和医保部门的配合,很难独立完成参保缴费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参保的组织部门,在医保管理工作职责上大多划分不清,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由计财处组织学生参保,四川农业大学则由校医院负责,大学生参保缺少统一的制度管理。

为此建议:完善大学生参保管理制度,医保、税务和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参保工作的指导,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机制,准确掌握在校大学生参保情况,对未参保大学生及时动员参保。同时,各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参保的科室,明确责任管理,抓实大学生参保工作。

三是户籍地和学籍地参保互为制约,导致出现断保漏保。

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存在户籍地和学籍地参保两种情况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城乡居民医保为预缴费模式,每年9-12月为集中缴费期,大学生如果在户籍地已办理参保登记,学籍地会提示重复参保,需按程序在户籍地医保局办理停保,停保后若大学生在学籍地未及时参保,则有可能出现断保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市级统筹,省内各市(州)和省外在筹资水平、医保待遇方面略有不同,而大学生属于流动性较高的群体,常常需要在户籍地、学籍地和实习地之间流动,虽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享受与参保地同等的报销比例,但受制于医保报销目录不同,直接结算和手工结算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为此建议:精简优化大学生参保和异地就医经办流程,推行大学生参保登记统一办理和个人缴费代收代缴制度,简化学生参保登记及缴费流程,在顶层设计上,统一缴费标准,避免因政策攀比带来的选择性参保和漏保。同时,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统一医保报销目录,确保大学生在户籍地和学籍地享受同等的医保待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