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医疗保障局多措并举
推进“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高效办成
“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是国务院办公厅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之一,雅安市依托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报销直接结算四大类事项集成为“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以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的提升方式实现就医费用报销“一窗受理、一码通办、一站结算、一家共享”,用“数据多跑步”实现“群众少跑腿”,推动医保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提升参保群众医保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业务协同集成办,医保服务提质效。一是开展家庭账户共济。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全市25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770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全面支持家庭个人账户共济结算。参保人在就医结算时,只需出示家庭成员医保码或社保卡,就能轻松完成结算。二是实现异地备案自助办。开通异地就医线上自助备案服务,参保人通过四川医保APP、国家医保APP、四川政务服务网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签署个人承诺书后即可实现自动“秒备案”,方便快捷。三是拓宽医保代缴新渠道。开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代缴渠道,参保人可通过四川医保APP等平台,使用个人账户为家人代缴参保费用,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利性。2025年一季度,我市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共服务1014人次,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60540人次、医保基金支付701.16万元。
二、数据共享广扩面,医保结算更便捷。一是扩大住院结算覆盖面。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不断拓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服务范围。目前,全市接入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省内123家、跨省88家,实现了全市六县两区全覆盖。二是扩大门诊结算覆盖面。积极推动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工作,全市异地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省内236家、跨省128家;异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省内80家、跨省66家,充分满足患者需求。三是扩大药店结算覆盖面。异地个人账户刷卡购药直接结算定点零售药店省内729家、跨省698家,市外参保人来雅旅游、疗养、定居时的就医、购药需求得到充分保障。2025年一季度,省内异地参保人来雅直接结算22.8万人次,医疗总费用9296.21万元,医保基金支出5758.56万元。省外异地参保人来雅直接结算2.71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41.17万元,医保基金支出517.2万元。
三、智慧服务拓渠道,医保体验再升级。一是移动支付多元化。实现医保移动支付三端接入,在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四川医保APP渠道、支付宝渠道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接入工作,参保群众可通过四川医保APP、支付宝渠道、微信渠道在线完成门诊缴费、医保报销、个账支出等“一键”结算,目前,全市接入医保移动支付定点医疗机构19家,结算服务人次超60万;上线医保移动支付线上购药,我市参保群众可通过美团和饿了么APP选购非处方药品。在支付环节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直接结算,下单后骑手即刻响应送药上门,实现“足不出户,购药到家”。二是刷脸终端高效化。推动医保综合服务终端(IOT人脸识别设备)“进大厅、进医院、进基层”,着力解决老、幼以及部分特殊群体用“卡”、用“码”不便的难题,促进服务质效整体提升,帮助群众尽享“刷脸办”实惠便利。目前,全市部署IOT人脸识别设备616台,覆盖六县两区医保经办机构及定点医药机构,累计提供刷脸服务超900万人次,压缩结算时长,缓解排队压力,切实方便参保群众。三是床旁结算便捷化。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内先行选择三个试点科室,将结算服务布局到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利用病房床旁自助机实现出院手续办理,同步完成医保结算报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避免参保患者因手续不全、结算人多而来回跑路和排队。自2023年7月26日上线“床旁结算”服务以来,已累计结算11747人次,占同期出院病人总量的16%,其中,试点的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神经内科同期出院患者自助床旁结算占比67%,有效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