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卢桂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生育环境,提振生育水平的建议》(第05030065号建议)收悉,市卫生健康委作为牵头单位,收集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医保局等部门回复,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涉及相关问题目前的工作情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提振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2023年,我市在生育政策研究探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围绕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需求等主要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起草形成了《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在多次征求省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党委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在雅安市卫生健康官网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目前挂网征求意见建议已结束;最终形成了《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十条措施(试行)(送审稿)》,以下简称《措施(试行)(送审稿)》。目前《措施(试行)(送审稿)》已完成专家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经启动送审程序。
二、对“尽快出台《雅安市育儿补贴发放实施方案》”的回复
《措施(试行)》的核心条款包含育儿补贴政策,该项政策已纳入雅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件民生实事,及市人大5项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进行推动实施。实施时间从2024年1月1日开始,目前正在制定实施方案、执行程序、发放流程。
三、对“做好婚前、生育、养育、教育全过程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回复
(一)营造良好的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社会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民政局、市纪委监察机关、组织部、文明办等多家部门联合印发了《雅安市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的通知》、转发了《四川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宣传活动的通知》。按照市县分级负责原则,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民政部门主责,相关部门协同,纪委监委主推”的工作格局,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召开“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宣讲会,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的理念,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新风。
2.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基层治理。各县(区)各村开展村规民约修订,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建立婚丧宴席报备机制。建立“谁管理、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责任追究机制,要求村民在举办宴席前5日向村(居)委会报备,通过《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报告表》等多个台账报备,结合移风易俗,严格审核把关,防止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风尚。组织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政府官网、村活动室、社工站、婚姻登记场所等宣传阵地,利用LED屏,滚动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对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等相关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通过向婚姻登记当事人发放宣传手册、倡议书的形式,倡导婚事简办,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为新人上好“婚姻第一课”。以“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大力宣传普及移风易俗政策规定。积极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在广场、公园、乡镇场镇等人群集中地发放宣传资料,号召广大群众认清高价彩礼对婚姻的危害,树立正确价值观、恋爱观、婚姻观,倡导每个家庭和青年男女都应尊重客观实际。同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宣传,树立文明节俭、个性现代的婚俗新风。
(二)建立普惠的养育、教育服务体系。
1.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和提升托管服务。一是加大投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通过实施《雅安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持续扩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二是探索发展配套园普惠服务。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建立“公办幼儿园为主导、普惠民办园为补充、社区托幼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幼儿园+社区托幼服务中心+家庭”三位一体发展体系。三是优化学段衔接强化人才培养。在培训内容及对象上,强化0-3岁和3-6岁的科学衔接,鼓励现有开设托幼服务的院校,开展托幼服务一体化有关专业“1+X”证书的试点,开发有利于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培训教材。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障教育项目用地。加快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积极推进全市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有序增加中心城区学位供给,解决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切实缓解中心城区就学压力。二是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拓展现有8个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创新实践“以城带乡”为主的办学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义务教育校点布局,加快制定实施《雅安市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持续深化现有23个学区制治理模式,切实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指导,进一步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推进集团(学区)内学校协同发展,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
3.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一是全面推行课后服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教育局整合人力、资金、设备等资源,全面推行“5+2”模式(一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不低于2小时),做到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落细落实课后服务“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接送难”问题。
(三)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社区等组织作用,营造生育友好环境。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正面的婚恋观念。通过召开专题讲座、公益宣讲、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引导青年树立起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四、对“提供低息婚育贷款和提高购房补贴力度”的回复
2023年1月18日,市住建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雅住建发〔2023〕5号)。通知第五条:“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中“对购买新建首套或二套商品住房或购买新建商品房车位(车库)的人员给予支持,对生育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的购房家庭给予特殊购房支持”,明确了对二胎、三胎家庭要给予特殊购房支持,该项政策延续了2022年支持政策,具体支持政策由各县(区)制定。以上政策的实施积极支持全面三孩政策。
五、对“充分利用托育服务'小切口',积极推动优化生育
'大民生'”的回复
目前我市只有1家公办幼儿园,宝兴县幼儿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
我市在2023年首次实施托育消费补贴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备案的托育机构发放“托育消费补贴券”,即3岁以下婴幼儿在备案托育机构就托,入托可享受1000元的入托补贴,一年分春秋入学两期发放,2023年两期累计发放金额180.6万元,惠及1806个孩次。项目的实施,一是切实地、及时地减轻了家庭养育婴幼儿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带娃累、带娃贵的现实问题,获得群众欢迎。二是托育服务机构拓展了服务范围(包括全日托、半日托和计时托等)、增加了经济效益,激发了机构办托的积极性,掀起了我市机构备案的高潮。第一期项目实施时,有19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第二期备案机构增加到37家,今年实施托育消费补贴民生实事项目时,备案机构达到39家,共有3920个托位。
六、下一步工作目标
市卫生健康委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协调财政、住建、教育、医保等部门,着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人口家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