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雨城区碧峰峡镇秉持“共建共享、共富共美”的理念,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三美三化”治理法,通过党建引领,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建设和美乡村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新画卷。
“我”要美:责任到人网格化。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了“党委推动、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干部促动、党群互动”的五方联动格局,确保环境治理“人人有责”。治理体系化。组建了由联系村班子、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及卫生员构成的“4个1”人居环境治理队伍,将镇、村、组三级责任拧成一股绳。管理精细化。将全镇划分为若干网格,由网格内的优秀党员和村组干部担任网格员,职责明确,层层包干,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精细管理格局。思想自觉化。由各村党组织牵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党员的日常履职监督,让爱护环境成为村民内化于心的文化自觉,使每一位村民都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小战斗单位”。
共建美:行动成队专业化。“共建美”的生动实践,体现在两支各具专长的队伍上,他们如协奏曲中的不同声部,共同奏响了环境整治的华美乐章。清洁先锋队攻坚克难。这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队伍是环境整治的“主力军”。他们专项治理村庄的路面、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大力推动“门前三包”和“厕所革命”。今年以来,先锋队累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3次,成功安装路灯180盏,拆除废弃牛棚、旱厕24处,疏通暗沟13条,消除了8处黑臭水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巾帼宣传队春风化雨。这支由女同志组成的宣传队是思想动员的“宣传员”。她们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环境整治的好处,分享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改进生活习惯。今年以来,她们已开展入户宣传600余人次,张贴标语240余处,成功劝导120余户村民主动参与到房前屋后的环境美化中。
保持美:正反激励常态化。“保持美”的长效成果,得益于一套奖优罚懒、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它唱响了乡村幸福生活的“最强音”。巡查常态化。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巡查工作方案》,组建巡查专班,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脏乱差”问题苗头63处,对37处不符合整体风貌的民房进行了提升改造,确保了乡村风貌的和谐统一。整治集中化。结合“主题党日”和“节日大扫除”等活动,组织党员和村民对卫生死角、沟渠杂物、村内道路进行集中清理。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集中整治活动6次,清扫院坝180余处,打捞河道垃圾1500余公斤。激励制度化。成立考核评比小组,通过村民自荐和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最美庭院”。今年已评选出10户“最美庭院”,为其挂牌表彰并分享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33人次进行了口头批评教育,并对14起屡教不改的行为进行了通报,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让追求美、保持美成为全镇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