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市民政局“六聚焦”冬季期间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1-22 09:1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一)聚焦低收入人口监测排查。将日常走访排查与定期集中摸排相结合,加强纳入监测的低收入人口生活状况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主动发现救助需求。密切关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困难群众,尤其是残疾、患有重大疾病等困难群众。严格落实低保提质扩围要求,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扎实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排查、动态监测、政策衔接等工作,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冬季期间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二)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严格落实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和补贴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入冬以来,向4.05万名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3500余万元,向5563名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1370余万元,向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80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6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7万余人次,向困难群众发放御寒物资2600余件,生活物资2400余件,共计140余万元。

(三)聚焦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帮扶关爱。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重点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访视、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内容。逐村逐户走访调查,对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摸排,建立信息台账。掌握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数量规模、基本分布、主要特征等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字准。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第三方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为全市1.6万名60周岁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中失能、失智、残疾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及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等居家养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及时发放两项补贴,入冬以来为1.43万余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85余万元,为2.4万余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69余万元。

(四)聚焦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政策保障范畴,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加强困境儿童走访探视,全市96个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659个儿童主任对辖区内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了精准摸排和走访,督促指导困境儿童监护人或受委托照料人认真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或委托照料职责,及时发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入冬以来向340名孤儿(艾滋病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78.36万元,为156名困难儿童发放清油、大米、棉被等过冬物资,发放春节慰问金0.8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五)聚焦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力度,加强对城市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在建工地、菜市集市等区域巡查力度,重点关注务工不着、露宿街头、流浪儿童、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根据人群特点做好救助工作,积极劝导和引导临时遇困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临时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入冬以来,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61人次,累计发放各类生活、防疫物资1300余份,宣传资料360余套,劝离疑似职业乞讨人员5人次。

(六)聚焦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关爱帮扶。积极组织动员广大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多方社会力量聚焦重点群体,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参与到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专项行动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组织12家社会组织、80余名社工、300余名志愿者走访慰问特困老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2000余人次,发放棉服、毛毯等暖冬物资4万余元。依托县域社工站点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阵地,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和机构开展“关爱特殊群体,传递社工温情”“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困境儿童”等活动,通过走村入户对高龄独居老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失能老人家庭等提供关爱陪伴、心理疏导等服务,累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困难群众精神生活、提升了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