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单位(部门)、驻雅企事业单位:
3月进入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但时寒时暖,此时又正值学校开学,师生陆续回归校园生活,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大大增加了传染病传播机会。因此,近期需加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防范,同时在外出踏青、出游时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健康出行。
一、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初春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
健康提示:一是接种疫苗。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新冠等,儿童、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应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二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
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掩口鼻;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环境卫生清洁。三是科学佩戴口罩。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尤其是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公众场所的时候,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四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或者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根据自身症状轻重程度,采取居家治疗或及时就医,避免影响他人。五是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六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二、病毒性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高发季节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也可经食物和水传播,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一是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及时洗手。二是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三是常通风,少聚集。室内多开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四是规范消毒。对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使用含氯消毒剂规范消毒处理,处理时须戴上外科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五是学校和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单独管理。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等消化道传播。
健康提示:一是接种手足口(EV71疫苗)疫苗,建议6月龄以上,5岁以下的儿童规范接种。二是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三是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四是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五是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四、肺结核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健康提示:一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咳出的痰液用卫生纸包裹后再弃于垃圾桶。二是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门诊接受肺结核检查。三是去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时应科学佩戴口罩。四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身体免疫力。五是如果患有肺结核,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经过正规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可以治愈。
五、春季出游安全
三月气温回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出游踏青正当时。广大市民在外出游玩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预防花粉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
健康提示:一是出行前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依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提高个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二是外出郊游时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三是注意饮食安全,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四是有过敏史的人,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最好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品,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的衣物,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3月主要健康节日纪念日提示: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雅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