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召开,市医疗保障局赓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并结合部门职能职责,聚焦“五个下功夫”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力争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医疗保障。
一是聚焦“责任”下功夫,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召开,时间节点特殊,主题内涵鲜明,体现了承担国家使命的四川担当、积累发展的四川势能、正视问题的四川清醒。全市医保部门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党员大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医保系统党员干部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努力提高医保领域创新能力,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医疗保障。
二是聚焦“制度”下功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公平适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执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雅安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管理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待遇保障机制;坚持稳健可持续,完善筹资分担和调整机制、进一步做实市级统筹制度、加强基金预算绩效和风险管理,不断健全医疗保障筹资运行机制;坚持管用高效,规范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机制。
三是聚焦“改革”下功夫,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坚持协同高效,创新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形成医保高质量发展合力。全力做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面落实国、省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引导医药机构采购和使用质优价廉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对药械集中采购的货款资金流、订单信息流、货物物流实行“三流合一”综合管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科学确定启动条件、调价空间、调整方法,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补齐紧缺医疗服务短板,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
四是聚焦“治理”下功夫,创新基金监管机制。推进监管制度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加强人员力量和技术运用,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开展基金监管方式创新,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专家审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欺诈骗保行为惩处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办法,加快推动出台医保基金监管相关规定,推进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建立医保信用管理制度,健全部门间协同监管、联合执法的综合监管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协议、行政、司法等手段,依法严惩重罚欺诈骗保行为。
五是聚焦“服务”下功夫,增强为民服务实效。坚持利民便民,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建成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医保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有序共享;强化医保电子凭证、“四川医保”APP、“雅安医保”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服务以及第三方服务渠道的拓展应用,打造个性化、智能化的医保服务场景,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可及;提升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现统筹区内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积极推动部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实现“省内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全环节网上办理;深化医疗保障系统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实行“好差评”制度;推进全市医保经办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经办服务下沉,探索推行基层医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推进医保治理创新,推进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法人治理,创新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