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巴适民政·雅州地名故事——灵关镇

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09-26 11:3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灵关镇位于雅安市宝兴县东南部,因地处灵鹫山之古关隘故名“灵关”,如一道天然门户扼守宝兴、芦山、天全三县交界处。站在灵鹫山古隘口远眺,峭壁如刀劈斧削,宝兴河水穿镇奔流,历史的风雷仿佛仍在峡谷间隐隐回响。

雄关千载 县治新元

灵关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便设灵关县,成为蜀地西南的军事要冲,是灵关设立政区之始。天宝元年(742)为灵关镇,明设巡检司,清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取“钟灵毓秀”之意设钟灵乡,1944年更名为灵关乡,1987年改为灵关镇。2024年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宝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穆坪镇迁至灵关镇,灵关镇成为宝兴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羌纹溯古 薪火镂今

古时,灵关是青衣部族居住的一部分,古青衣羌族在此留下的印迹穿越时空——青衣古街以木、石、泥元素复原羌族建筑,鱼骨形墙饰暗合“蛇乃化为鱼”的古老图腾。古青衣羌国博览馆内,生产工具与民俗器物默默讲述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往事。

景色宜人 诗意栖居

四月,空石林景区化作杜鹃花的海洋。这片国家AAAA级景区以海拔800-3000米的垂直落差,造就石林迷宫与花海的奇幻交响。穿行在“化石沟”嶙峋怪石间,驻足“观星台”仰望星河,或于“清凉石滩”感受山泉沁凉,每一步都是视觉盛宴。灵关石城景区串联起自然与人文的珠链:磨刀湿地公园的步道巧妙构成熊猫食竹的图案;灵鹫山绝壁上的古寺遗迹与灵鹫仙子石雕隔谷相望;新场石街潺潺溪流穿街过巷将汉白玉文化融入市井生活;新城规划馆的电子沙盘则展示着灾后重建的智慧。传统与现代在此和谐共鸣。

红色火种 世代相传

1935年6月的一个雨夜,灵关镇新场村一座木构三合院内灯火未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云在此整装待发,在地下党员席懋昭等护送下踏上出川征途。他经成都、重庆辗转上海,最终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遵义会议及中国革命的情况,第一次向世界宣传了长征,让世界首次知晓中国革命的火种仍在燃烧。陈云长征旧居里,油灯、背夹子等物件定格了那段峥嵘岁月,成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的重要教学点。

石雕技艺 名满全球

灵关的筋骨以石铸就。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石雕之乡”,汉白玉文化深植血脉。灵关城区定位为中国汉白玉产业基地,从建筑石材到艺术雕塑,洁白晶莹的石头从这里走向世界。如今的灵关镇,是全国重点镇、中国民间艺术石雕之乡、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重点镇,也是宝兴县的工业重地,境内有企业200多家,以大理石板材加工企业等为龙头,成为集科学开采、精细加工、科研环保、精品展销于一体的汉白玉石材产业基地。灵关汉白玉产品用途广泛,深受国内外石材企业追捧,是各类石材展览会的主角之一,产量占全球汉白玉产量的30%。

灵关镇,一座以山为名、以石立命的千年古镇。古隘口的金戈铁马已化作陈列馆内的文献,茶马古道的驼铃融进花灯戏的唱腔。宝兴河水依旧奔流,汉白玉雕琢的熊猫在街头凝望如织游人。当游客在空石林的杜鹃花海中流连,在陈云旧居的油灯前驻足,灵关的故事便随着四月的风,漫过灵鹫山隘,飘向更远的远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