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财政局四举措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财政保障工作

来源: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2-08-12 20:1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2022年以来,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防汛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积极筹措资金,加强统筹调度,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财政保障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决策部署,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保持高度警醒,始终保持临战状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层层压紧压实地灾防治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实做细财政保障工作,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防治这场硬仗。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财政保障。围绕《雅安市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雅安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及地灾防治关键环节、重点区域,通过统筹上级补助和自身财力、调整支出结构,拓宽资金渠道,持续加大地灾防治财政投入,足额保障地灾防治资金需求。一是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投入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9,438万元,其中中省财政3,256万元、市县财政6,182万元,用于支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排危除险、工程治理、监测预警、避险搬迁、设备物资储备等。二是拓宽资金渠道,今年6月首次争取2022年新增政府一般债券(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3,156万元,用于汉源、石棉、芦山等5个县(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项目。三是争取2022年中央财政资金1.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250万元,支持荥经县、石棉县和宝兴县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2022年将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7公顷,修复废弃矿山(矿点)16个,消除地质环境隐患点26个,治理边坡76.42公顷,治理采坑20.77公顷,有效解决三个县废弃矿山地质安全隐患问题。

加强资金调度,提高资金绩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主体主责,及时召开局党组会、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调度会,加强市县财政地灾资金调度,统筹推进全市地灾资金保障工作。积极会同市自然资源部门采取专项检查、周报进度、定期通报、重点督导等方式,推进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市县财政部门按照“程序不减、周期缩短”的原则,灵活选择预拨、提前下达、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等方式,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完工后及时办理资金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同时定期清理盘活地质灾害防治存量资金,用于急需的、具备实施条件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强化值班值守,报送汛情灾情。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到岗值班。严格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及时准确规范报送汛情灾情。及时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梳理灾情和应急抢险救灾资金需求,特别是在“6·1”芦山地震后,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