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04013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07-02 14:4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孙志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县域医共体信息、人才一体化的建议》(第05040135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医共体内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建立人才统一管理措施,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实现医共体内医务人力资源共享的建议    

近年来,市卫健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在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总要求,按照“重塑一个体系、推动两项变革(外部治理模式变革和内部管理模式变革)、实施八个统一”的建设

路径,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市县一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三个强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配置、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动编制资源统筹使用、有序流动,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健全突出基层的医共体考核体系,重点体现服务质量、覆盖人群、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医保支付、院长和医生的总体收入等挂钩。一是探索“编制周转池”管理,建立医共体内部人员“县招乡用、乡聘村用、轮岗派驻、岗编适度分离”的人才调配机制,同时打通医共体人员双向交流壁垒,实行在编制总量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员流动不再受单位类别和经费渠道限制,推动县乡医务人员有序双向流动;二是各县(区)出台了紧密型医共体医疗技术人才下沉的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保障下沉人才待遇,通过功能融合、力量协同,持续推动人才、技术资源“双下沉”,将专家坐诊、人员下沉纳入相应绩效奖励考核,让下派医务人员沉下心来帮扶基层,参与卫生院学科的共建、指导新业务新技术;三是加强中青年医护骨干人才及全科医生的培养,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乡镇卫生院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四是完善绩效工资政策,落实“两个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经费总控内实行绩效考核、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将乡镇卫生院收支结余绩效奖励从50%提升至70%,设立基层继续教育基金,对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提升、进修学习、职业晋升等进行奖励补助。五是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人才提升培训等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医疗服务水平。

二、关于完善医共体内下派和上调人员工作机制的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运行机制,我市印发《雅安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清单》《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协同发展任务清单》,加快推进权责清单管理,不断增强医共体运行活力和内生动力;各医共体牵头医院结合成员单位实际,建立县域内医疗卫生人员编制统筹保障和使用机制,对医共体内人员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目前荥经县、石棉县以“上派下挂”的形式,打通县域内医务人员上下流通道,其余县区正在积极推动中。截至目前,全市各城市公立三级医院共选派24名专家赴各牵头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县级医院开展帮扶;市级8个县(区)基本实现县级医院派驻人员基层全覆盖,共派驻县级医院人员96人。

三、关于完善医共体内信息系统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降本节能、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对医共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高度重视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建设,并将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制度建设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融合,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的技术支撑。医联体可以共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提高医学科研技术水平。牵头医院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进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广电子病历在县域尤其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普及应用。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纽带,向下辐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积极打造“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诊疗模式,以数字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和人力资源高效利用,让县域内居民就近享受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

四、关于统一主体责任,落实医共体牵头医院责任制的建议

2024年,全市6个建设县组建8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挂牌并实体化运行。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紧密型、同质化、控费用、促分工、保健康”的总体要求,规范运行“十大管理中心”,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代表统一。年底前,所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所有县(区)建成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成立统一的医疗质量、人力资源、公共卫生等管理中心。实施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逐步实现理念、技术和文化的融合,打造集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于一体的共同体。要“一盘棋”调配人员,落实统招统培,各成员单位人员由医共体实施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打破原有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10部门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和省上6部门“八统一”管理指导意见,围绕全市所有县(区)达到紧密型医共体目标,推动从搭框架向强内涵转变,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杠杆作用有效发挥,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